明天是“世界睡眠日”。人們在睡眠中,往往會做這樣那樣的夢。于是,關于做夢與人體健康的疑問也伴隨而至:“一夜無夢”就表示睡眠質量高?夢境與疾病有關聯(lián)嗎?夢是否反映心理危機?……
專家指出,從醫(yī)學角度去分析,某些看似虛幻的夢,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心理與生理的健康狀況。
“一夜無夢”就表示睡眠質量高?
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夢大約占據每天睡眠時間的五分之一。上海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副院長徐一峰說,人在睡眠中一般會經歷4至6個睡眠周期,且在每個周期里都會做夢。這就意味著,在正常情況下,人每晚都會做4至6個夢,而在過分疲勞、生病、面臨困境或重大變動、焦慮、緊張等情況下,就更容易做夢。
夢每晚都會光臨我們的睡眠,差異只在于有時能意識到,有時則不能。這主要看我們是否在某個睡眠周期中醒來,以及睡眠周期是否中斷。研究發(fā)現(xiàn),人如果在某個睡眠周期結束時醒來,夢的內容常常無法被回憶,因為夢的性質屬于短期記憶,若不經多次重復或轉化為長期記憶,很快就會被遺忘。但如果睡眠周期被打斷,此時人又正在做夢,那么這個夢的內容就能被記起來。因此,人在醒后所記得的夢境大多屬于最后做的那個夢。
徐一峰指出,所謂的“一夜無夢”,只是我們不記得自己曾在夜里做過夢。但如果經常覺得“夜長夢多”,則是睡眠質量不高的信號。人如果意識到自己在夜里不停地做夢,也就意味著睡眠曾多次中斷;記得自己做了幾個夢,則表示夜里曾醒來過幾次。睡眠時斷時續(xù),自然就會使人覺得疲勞乏力。
不過,做夢本身不但不會影響睡眠,還會對人體健康起到許多積極的作用。正常的夢境活動,是保證機體活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一些人體需要的蛋白質和生長激素,就是在睡夢中合成的。做夢還有助于腦功能的恢復和加強,并能激發(fā)人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穩(wěn)定人的精神狀態(tài)。
把手放在胸口,真的容易做噩夢嗎?
“睡覺的時候,不要把手放在胸口!边@是不少父母對孩子的忠告。
其實,人在睡眠時所處的環(huán)境和所受到的外界刺激,都會影響到睡眠的質量以及夢境。例如,人如果在入睡后下肢一直受到重物的覆蓋或壓迫,夢中就可能會出現(xiàn)被追趕、逃生,而又無法快速逃離,甚至無法移動的情景。
徐一峰指出,睡覺時如果一直把手放在胸口,會對胸腔造成壓迫,影響夜間的呼吸深度,再加上某些心理因素,有可能對夢境和睡眠質量造成一定的影響。
夢境是否與疾病有關聯(lián)?
研究表明,一些反復出現(xiàn)的夢境可能與某些疾病有一定的聯(lián)系。
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往往會夢見被追趕、心中恐懼、呼喊不出,或夢見自己從高處墜落,還沒到地面就突然驚醒。
患有肺部疾病的人,常常會夢見自己的胸部受壓,身負千斤重擔行走,或夢見自己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孕婦的夢則常常帶有很強烈的情感色彩。比如,會夢到自己的身體突然出現(xiàn)了明顯的改變。
此外,一些藥物也會影響夢境的內容。
做夢能反映心理危機?
夢境除了能透露一些潛在的疾病信號,還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人的精神狀況。
“我最近常常夢到自己去一個條件艱苦的地方出差,任務重,時間緊,急得滿頭是汗。而前一陣,我的確完成了一項很辛苦的工作。在夢中,我會反復回到剛剛接受任務時的緊張情景。我擺脫不了這樣的夢境,該怎么辦?”方先生遇到的這一困惑,在前往醫(yī)院進行心理咨詢的年輕人中相當普遍。
工作繁忙的陳小姐說,自己的夢里常常會出現(xiàn)過去高考前夕緊張學習的場景,不是在緊張地考試,就是有做不完的題目,時間不夠用,人覺得很焦慮。
徐一峰指出,上述兩種較為典型的夢境,反映的都是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神狀態(tài)?謶帧⒔箲]、壓抑等現(xiàn)代人普遍的“情緒危機”,在睡夢中被不受抑制地表現(xiàn)出來,只不過陳小姐在當下遇到的壓力,在夢中被轉換成小時候的一種情景表現(xiàn)了出來。
怎樣才能讓睡眠充足又安穩(wěn)
徐一峰指出,睡眠本該讓身體和心靈在夜間得到充分的放松和恢復,但現(xiàn)代人如果長期處在“心理高壓”下,睡眠質量受到影響,往往會影響白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最終形成惡性循環(huán)。
要保證充足、安穩(wěn)的睡眠,除了應進行及時的心理調節(jié)和自我放松外,養(yǎng)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至關重要:第一,作息要規(guī)律。對工作忙碌的人來說,周末補覺要適度,因為過度賴床會擾亂正常的生物鐘;第二,讓床的作用“單一化”,少在床上看書、打電話、看電視。常常在床上進行其他活動,會破壞定時睡眠的習慣;第三,睡前應避免劇烈的運動,心理壓力很大時,不妨聽聽舒緩的音樂來放松心情;第四,睡前不要過飽或過饑,尤其要遠離咖啡、酒精和尼古丁。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
010 82311666
400 650 1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