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代謝試驗
蛋白質和氨基酸的代謝試驗,快來跟著小編了解一下吧!
其理為不同種類的細菌分解蛋白質的能力不同。細菌對蛋白質的分解,一般先由胞外酶將復雜的蛋白質分解為短肽(或氨基酸),滲入菌體內,然后再由胞內酶將肽類分解為氨基酸。
1.明膠液化試驗
某些細菌可產(chǎn)生一種胞外酶-明膠酶,能使明膠分解成氨基酸,從而失去凝固力,半固體的明膠培養(yǎng)基成為流動的液體。
應用:腸桿菌科細菌的鑒別。有些厭氧菌如產(chǎn)氣莢膜梭菌、脆弱類桿菌等也能液化明膠。另外多數(shù)假單胞菌也能液化明膠。
2.吲哚(靛基質)試驗
某些細菌具有色氨酸酶,能分解蛋白胨水中的色氨酸生成吲哚(靛基質),當加入吲哚試劑(對位二甲氨基苯甲醛)后則形成紅色的玫瑰吲哚。
應用:主要用于腸桿菌科細菌的鑒定。
3.硫化氫試驗
某些細菌能分解培養(yǎng)基中的含硫氨基酸(如胱氨酸、半胱氨酸)產(chǎn)生硫化氫,硫化氫遇鉛或亞鐵離子則形成黑褐色的硫化鉛或硫化鐵沉淀。此試驗可間接檢測細菌是否產(chǎn)生硫化氫。
應用:主要用于腸桿菌科中屬及種的鑒別。
4.尿素分解試驗
原理:某些細菌具有尿素分解酶,能分解尿素產(chǎn)生大量的氨,使培養(yǎng)基呈堿性。
應用:主要用于腸桿菌科中變形桿菌屬細菌的鑒定。
5.苯丙氨酸脫氨酶試驗
某些細菌可產(chǎn)生苯丙氨酸脫氨酶,使苯丙氨酸脫去氨基,形成苯丙酮酸,加入氯化鐵試劑后產(chǎn)生綠色反應。
應用:主要用于腸桿菌科細菌的鑒定。
6.氨基酸脫羧酶試驗
具有氨基酸脫羧酶的細菌,能分解氨基酸使其脫羧生成胺(賴氨酸→尸胺,鳥氨酸→腐胺,精氨酸→精胺)和二氧化碳,使培養(yǎng)基變堿。使指示劑顯示出來。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關于臨床檢驗技師的資訊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