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護士資格手機網(wǎng)欄目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med66_weisheng

搜索|

六種病理性蛋白尿的匯總

2020-07-06 14:49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病理性蛋白尿可因各種腎及腎外疾病所致,按來源不同分述以下6種蛋白尿。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尿蛋白如下,請各位考生仔細查看。  

1.尿蛋白

健康成人經(jīng)尿排出的蛋白質總量為20~80mg/24h.當尿液用常規(guī)定性方法檢査蛋白質呈陽性或定量檢查>120mg/24h者為蛋白尿(proteinuria,PRO)。生理性蛋白尿指泌尿系統(tǒng)無器質性病變,尿內暫時出現(xiàn)蛋白質,程度較輕,持續(xù)時間短,誘因解除后消失。如劇烈運動、發(fā)熱、寒冷、精神緊張、交感神經(jīng)興奮及血管活性物質刺激等所致的血流動力學改變,使腎血管痙攣、充血,導致腎小球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而出現(xiàn)的蛋白尿。病理性蛋白尿可因各種腎及腎外疾病所致,按來源不同分述以下6種蛋白尿。

(1)腎小球性蛋白尿:

由于炎癥等因素導致腎小球濾過膜受損以致孔徑增大,或靜電屏障作用減弱,血漿蛋白質特別是白蛋白大量進入腎小囊,超過腎小管重吸收的能力所形成的蛋白尿,稱為腎小球性蛋白尿。見于原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如腎小球腎炎、腎病綜合征和某些繼發(fā)性腎小球損害性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SLE和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等)。根據(jù)腎小球濾過膜損傷程度及蛋白尿的組分又可分為:

①選擇性蛋白尿:

腎小球濾過膜損害較輕時以中分子白蛋白為主,有少量小分子量蛋白,尿中無大分子量蛋白(IgG、IgA、IgM、C3),常見于微小病變型腎病。

②非選擇性蛋白尿:腎小球濾過膜損害嚴重時尿內出現(xiàn)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尤其是IgG、IgA、IgM、C3等大分子量蛋白,見于各類原發(fā)性、繼發(fā)性腎小球疾病。判斷蛋白尿有無選擇性對腎臟疾病的診斷、治療及估計預后有一定意義。

(2)腎小管性蛋白尿:

由于炎癥或中毒使腎近曲小管受損而對低分子量蛋白質重吸收的功能減退所產生的蛋白尿,稱為腎小管性蛋白尿。臨床常見于腎盂腎炎、間質性腎炎、腎小管性酸中毒、中毒性腎?。ü?、鎘、鉍等重金屬及應用慶大霉素、卡那霉素、多黏菌素等引起)、腎移植術后等。

(3)混合性蛋白尿:

腎臟病變同累及腎小球和腎小管而產生的蛋白尿稱為混合性蛋白詠。見于腎小球疾病后期(如慢性腎炎)、腎小管間質疾病后期(如炎癥、中毒)及全身性疾病同時侵犯腎小球和腎小管(如糖尿病、SLE等)。

(4)溢出性蛋白尿:

腎功能正常,但由于血循環(huán)中出現(xiàn)大量低分子量蛋白質如免疫球蛋白輕鏈、游離血紅蛋白或肌紅蛋白等,可經(jīng)腎小球濾出,超過腎小管重吸收能力所致的蛋白尿見于多發(fā)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癥、大面積心肌梗死、嚴重骨骼肌創(chuàng)傷和急性血管內溶血等。

(5)組織性蛋白尿:

腎組織破壞或腎小管分泌蛋白增多所致的蛋白尿,多為低分子量蛋白尿。

(6)假性蛋白尿:

又稱偶然性蛋白尿,腎臟以下泌尿道疾病導致大量膿、血、黏液等混入尿中,或陰道分泌物摻入尿中,均可引起蛋白定性試驗陽性。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提供護士資格、初級護師及主管護師輔導課程,歡迎點擊>>護士資格考點總結提示 >>初級護師知識點公式法速記 >>主管護師直達學習方法

護考公眾號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