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9日 16: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 ||
---|---|---|
報名預(yù)約>> | 有問必答>> | 報考測評>> |
【概述】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由于骨髓造血功能減退或衰竭,血細胞生長全部減少而引起的綜合征。臨床上除有進行性貧血外,可有出血傾向、反復(fù)感染等。發(fā)病原因多不清楚,原發(fā)性約占67%,僅一小部分為繼發(fā)性,某些嚴重的感染、細菌、病毒、寄生蟲的毒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也可導(dǎo)致本病。根據(jù)其起病情況、血象和骨髓象的不同,可分為急性型和慢性型兩類。本病以青壯年居多。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型預(yù)后較差,慢性型再生障礙性貧血如及時診治,預(yù)后尚好。再生障礙性貧血屬中醫(yī)的“虛勞”、“血證”等范疇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病因病理】
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病因為勞倦內(nèi)傷,感受不正之氣,或藥物毒物戕傷氣血,日久未復(fù),致脾腎虧虛,精血生化不足所致。
病理變化為先天稟賦不足,復(fù)因外感六淫,藥物毒物戕伐氣血,或勞倦內(nèi)傷等因素,導(dǎo)致脾氣虧損,不能生化氣血,氣血不足;脾虛及腎,因虛致?lián)p,腎精虧損測骨髓不充,髓虛則精血不能復(fù)生。常有五臟相關(guān)見癥:脾虛失于統(tǒng)血,心虛不能主血,肝虛失于藏血,腎虛精血虧損,內(nèi)不能和調(diào)臟腑,外不能灑陳營衛(wèi)經(jīng)脈,衛(wèi)外之力不足易罹外感發(fā)熱。
【診斷要點】
1.臨床表現(xiàn)主要為進行性貧血、出血及反復(fù)感染三大征候群。
2.急性型再生障礙性貧血起病急驟,進展迅速,常以體表及內(nèi)臟出血、感染、發(fā)熱為首起主要表現(xiàn)。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起病和進展均緩慢,主要表現(xiàn)為貧血癥狀,出血及感染、發(fā)熱較輕微。
3.體檢可發(fā)現(xiàn)有貧血貌,皮膚黏膜瘀點、瘀斑等;貧血嚴重者有心臟擴大,心尖區(qū)可聞及收縮期吹風(fēng)樣雜音。肝、脾、淋巴結(jié)一般不腫大。
4.外周血呈全血細胞(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減少,網(wǎng)織紅細胞絕對值減少。
5.骨髓檢查顯示至少一部分增生減低或重度減低;或巨核細胞減少或消失;骨髓小粒成分中非造血細胞增多。
【辯證分型】
1.氣血兩虛癥狀:起病緩慢,面色少華,頭暈,短氣乏力,納呆便溏。舌質(zhì)淡,苔薄,脈虛弦。偶有肌衄。
證候分析;脾氣虧虛,運化失司,水谷精微不能化生,氣血生化乏源,氣血不足,不能上榮頭面,故見面色少華,頭暈;不能充養(yǎng)形體,故短氣乏力;脾虛失于健運,胃腸的納谷及傳化功能失常,故納呆便溏;舌淡,苔薄,脈虛弦為氣虛血少之征。
2.肝腎陰虛癥狀:面色蒼白,頭暈?zāi)垦?,心煩失眠,耳鳴,腰腿酸軟,咽干口燥,衄血、出血癥狀多見。舌尖紅,苔薄,脈弦細數(shù)。
證候分析:肝腎不足,陰血不生,陰血既少,不能上榮于頭面,故面色蒼白,頭暈?zāi)垦?;陰虛生?nèi)熱,虛火上擾,則心煩咽干;腰為腎之府,腎虛失養(yǎng),故腰腿酸軟;腎陰虧乏,髓海不足,腦失所養(yǎng),則眩暈耳鳴;肝腎陰虛,虛火傷絡(luò)而導(dǎo)致衄血、出血。舌尖紅,脈弦細數(shù)均為肝腎陰虛之象。
3.脾腎陽虛癥狀:面色蒼白或萎黃而晦黯無華,唇甲蒼白,頭暈?zāi)炕ǎ衿7α?,耳鳴心悸,食少便塘,畏寒肢冷。舌淡胖,苦自,脈沉細。
證候分析:脾陽虧虛,不能運化水谷精微,氣血生化乏源,致氣血不足,故見面色蒼白或萎黃而黯,唇甲蒼白;氣血虧虛不能榮上,則頭暈?zāi)炕ǎQ;腎陽不足,失于溫煦,故畏寒肢冷;脾腎陽虛,清陽不展,火不生土,故食少便溏;血不養(yǎng)心,則心悸陣作;舌淡胖,苔白,脈沉細均為陽氣虧虛之象。
4.陰陽兩虛癥狀:既有五心煩熱,盜汗,口渴等陰虛見癥,又有面白畏寒,面肢虛浮作腫,便搪等陽虛表現(xiàn)。
證候分析:脾虛及腎,因虛致?lián)p,陽損及陰,故陰陽兩虛,因而可有腎陰不足,虛火易動的表現(xiàn):五心煩熱,盜汗,口渴;又有腎陽不足,陰寒內(nèi)盛,失于溫煦之表現(xiàn):面白畏寒,面肢虛浮作腫,便溏等。
5 熱毒營血癥狀:面色白,頭暈或頭痛神昏,壯熱不退,衄血或吐血,便血,紫斑,多見月經(jīng)漏下不止。舌淡,苔白膩或黃糙,脈虛大而數(shù)。
證候分析:先天稟賦不足,又感受不正之氣,邪毒戕傷氣血,致氣陰兩虛,故見面白,頭暈,舌談或苦黃糙,脈虛大而數(shù);邪入營血,故壯熱不退;邪陷心包則神昏譫語;邪熱久羈,耗傷真陰,耗血動血而見吐血、便血、紫斑、崩漏等。
【分型治療】
1 氣血兩虛治則:益氣養(yǎng)血。
方藥:八珍湯加減。
人參3克黃芪12克白術(shù)12克白芍12克當歸 9克川芎 6克熟地 15克茯苓 12克甘草 6克大棗15克隨癥加減:心虛驚悸,加五味子6克、龍骨30克,以寧心安神;肌衄,加仙鶴草15克、旱蓮草12克,以攝血止血。
2.肝腎陰虛治則:滋養(yǎng)肝腎。
方藥:大補元煎加減。
人參3克熟地12克山茱萸9克杜仲12克枸杞子12克當歸9克白芍12克首烏9克淮山藥12克炙龜版9克甘草6克隨癥加減:見出血征象者,可去當歸、杜仲;紫癜者,加旱蓮草12克、女貞子12克、仙鶴草15克,以補腎養(yǎng)肝,涼血止血;鼻衄者,加白茅根15克、側(cè)柏葉12克,涼血止血;如有發(fā)熱,可加青蒿9克。地骨皮12克、丹皮12克,以清熱涼血。
3.脾腎陽虛治則:溫腎補脾,益氣養(yǎng)血方藥:右歸丸加減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shù)12克茯苓12克熟地12克淮山藥15克山萊美9克枸杞子12克鹿角膠9克菟絲子12克杜仲12克當歸9克熟附塊9克肉桂2克大棗15克甘草6克隨癥加減:畏寒便溏者,可加補骨脂9克、仙靈脾12克,以溫腎通陽。
4.陰陽兩虛治則:補陰益陽方藥:腎陽虛者以右歸丸為主;腎陰虛者以左歸丸為主。
熟地9克淮山藥12克山茱萸9克杜仲12克枸杞子9克菟絲子15克鹿角片12克龜版12克牛膝9克當歸9克隨癥加減:偏陰虛者,加首烏12克、肉蓯蓉滋補腎陰;偏陽虛者,加肉桂2克、附子9克溫補腎陽。
5.熱毒營血治則:解毒涼血。
方藥:犀角地黃湯加減。
西洋參9克生地15克玄參12克丹皮15克赤芍9克犀角粉2克(吞)大青葉15克連翹9克隨癥加減:如出血重者,加十灰丸30克(包煎)涼血止血;神昏譫語者,加安宮牛黃丸1 丸,水磨喂服,或紫雪丹4克(吞服),以清心開竅。
【中成藥】
1.復(fù)方胎盤片 每次4片,每日3次2.河車大造丸 每次4克,每日2次
【簡便方】
1.人參3克煎湯送服,紫河車粉6克,每日2次,可益氣補元,填精生髓。
2.黃芪12克、黨參9克、當歸9克、大棗7枚,水煎服,每日1 煎,分2次服。適用于氣血兩虛之貧血。
【其它療法】
針灸療法:取穴大椎、足三里、絕骨,以灸法治之,具有生血強壯作用。
食療法:參芪羊肉湯:人參30克、黃芪50克、羊肉500克,入調(diào)料一起燒煮后食用,可健脾溫腎,益氣養(yǎng)血。
【注意事項】
1.應(yīng)明確病因,立即對癥治療。
2.根據(jù)其血虛、出血和感染三方面表現(xiàn),應(yīng)遵循“急則治標,緩則治本”原則。
3.注意飲食調(diào)理,忌辛辣刺激食物,多食新鮮蔬菜和水果。
4.避風(fēng)寒,防感冒,以防止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