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時間待定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細胞壞死過程中的可復性改變與不可復性改變之間并無截然的界限,只有在損傷的后期,當出現(xiàn)明顯的形態(tài)學改變時,才能在電子顯微鏡下判斷細胞業(yè)已死亡。而在光學顯微鏡下,通常要在細胞死亡后若干小時之后,當自溶性改變相當明顯時才能加以辨別。
1.細胞核的改變
細胞核的改變是細胞壞死的主要形態(tài)學標志,表現(xiàn)為:①核濃縮(pyknosis),即由于核脫水使染色質濃縮,染色變深,核的體積縮??;②核碎裂(karyorrhexis),核染色質崩解為小碎片,核膜破裂,染色質碎片分散在胞漿中;③核溶解(karyolysis),在脫氧核糖核酸酶的作用下,染色質的DNA分解,核乃失去對堿性染料的親和力,因而染色質變淡,甚至只能見到核的輪廓。往后染色質中殘余的蛋白質被溶蛋白酶所溶解,核便完全消失。這一狀態(tài)約經(jīng)10小時才能達到
壞死細胞核的上述變化過程可因損傷因子作用的強弱和發(fā)展過程的快慢而有所不同。損傷因子的作用較弱、病變經(jīng)過緩慢時(如缺血栓梗死),上述核的改變可順序發(fā)生,即先出現(xiàn)核濃縮,然后碎裂,最后核溶解醫(yī)學/教育網(wǎng);但如損傷因子作用強烈,經(jīng)過急?。ㄈ缰卸荆瑒t往往先發(fā)生染色質邊集,繼即進入核碎裂,甚或可從正常核迅即發(fā)生核溶解。
2.細胞漿的改變
壞死細胞的胞漿紅染(即嗜酸性),這是由于胞漿嗜鹼性物質核蛋白體減少或喪失,使胞漿與鹼性染料蘇木素的結合減少而與酸性染料伊紅的結合力增高的緣故。同時由于胞漿結構崩解,致胞漿呈顆粒狀。有時由于實質細胞壞死后,整個細胞迅速溶解、吸收而消失(溶解性壞死)。有時單個實質細胞(如肝細胞)壞死后,胞漿內(nèi)水分逐漸喪失,核濃縮而后消失,胞體固縮,胞漿呈強酸性染色(紅染),形成所謂嗜酸性小體,稱為嗜酸性壞死或固縮壞死。
3.間質的改變
實質細胞壞死后一段時間內(nèi),間質常無改變。以后在各種溶解酶的作用下,基質崩解,膠原纖維腫脹并崩解斷裂或液化。于是壞死的細胞和崩解的間質融合成一片模糊的顆粒狀、無結構的紅染物質。
上述壞死的形態(tài)學改變通常要在組織、細胞死亡后相當時間(數(shù)小時至10小時以上)才出現(xiàn)。在壞死的早期階段,不僅肉眼觀難以鑒別,甚至在電子顯微鏡下也不能確定該組織、細胞是否死亡。臨床上將這種已失去生活能力的組織稱為失活組織。這種組織已不能復活,但卻是細菌生長繁殖的良好基地。為防止感染,促進愈合,在治療中常需將其清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