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
免費(fèi)領(lǐng)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別名】九芎、苞飯花、馬鈴花、蚊仔花
【來源】
藥材基源:為千屈菜科植物拘那花的花或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Koehne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挖取根中,洗凈,切片,鮮用或曬干。藥于夏季開花時,分期分批摘取,烘干。
【原形態(tài)】落葉喬木或灌木,高可達(dá)14m.樹皮薄,灰白色或茶褐色,無毛或稍生短硬毛。小枝近圓柱形或有明顯的4線條。葉有短柄;葉片膜質(zhì),長圓形或長圓狀披針形,稀卵形,長2-10cm,寬2-4cm,先端漸尖,醫(yī)學(xué)|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基部闊楔形,上面通常無毛或有時散生小柔毛,下面無毛或沿中脈生短柔毛,脈腋間有絲毛;中脈下面凹起,側(cè)脈3-10對,先端連結(jié)。圓錐花序頂生,長5-15cm,具灰褐色柔毛,花小,密生,白色或玫瑰花;花萼有棱10-12朵,萼裂片直立,三角形,內(nèi)面無毛;花瓣6,長2-6mm,皺縮,有爪;雄蕊15-30,約5-6枚較長,著生于萼片或花瓣上,花絲細(xì)長;子房無毛,5-6室。蒴果橢圓形,長6-8mm,3-6瓣裂。種子有翅?;ㄆ?-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林緣、溪邊濕潤肥沃土壤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青海、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等地。
【栽培】
生物學(xué)特性 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稍耐旱,不耐寒。氣溫在30℃左右生長迅速,對土壤要求不嚴(yán),以向陽、土層深厚、疏松肥沃的砂質(zhì)壤土栽培為宜。
栽培技術(shù) 用扦插繁殖為主。春季于植株萌芽前,選二年生健壯枝條,截成20cm左右長、上端平下端斜的小段,按行株距30cm×cm斜插于苗床中。插后保持土壤濕潤,1年后可定植,按行株距300cm×300cm開坑,每坑栽1株。
【化學(xué)成份】葉中含紫薇縮醛(lageracetal)和并沒食子酸(ellagic acid)[1].
【性味】味淡;微苦;性寒。
【功能主治】解毒;散瘀;栽瘧。主治癰瘡腫毒;蛇咬傷;瘧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各家論述】
1.《植物名實圖考》:敗毒,散瘀。
2.《中國藥用植物綱要》:根煎服治麻刺利亞(瘧疾)。
【摘錄】《中華本草》
天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fù)習(xí)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