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步驟】(1)切口:于乳突后做一直切口,由上項線上5cm下至頸4平面,倒鉤形切口亦較多用,切開皮膚,皮下組織和肌層,直達枕骨鱗部表面,用自動牽開器牽開切口。
(2)開顱:在上項線下方做枕骨鉆孔,視腫瘤大小擴大骨窗:上界顯出橫竇下緣,外側近乙狀竇后緣,向下至枕骨大孔,腫瘤巨大時尚可切開寰椎后弓,內側達中線或超過中線。
(3)瓣形或放射狀切開硬腦膜,用絲線懸吊牽開。用腦壓板將小腦半球向內側牽開,撕開小腦延髓池及橋池蛛網(wǎng)膜,排出腦脊液,使顱內壓減低。沿顱后窩外側向小腦腦橋探查。接近內耳孔時,可發(fā)現(xiàn)腫瘤。聽神經瘤多呈灰紫色或灰褐色,腫瘤有退變,囊性變者呈黃褐色。有時腫瘤表面與蛛網(wǎng)膜粘連或由腦脊液積蓄形成囊腫。
(4)切除腫瘤:一般先電凝腫瘤包膜,縱行切開,用吸引器、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活檢鉗或刮匙行囊內腫瘤切除。如切除腫瘤時出血較多,可先從腫瘤周邊游離,進入腫瘤下極。內側與上極的小供血動脈一一電凝后切斷,再繼續(xù)從囊內切除腫瘤。囊內切除瘤組織愈多,腫瘤包膜塌陷愈好,有利于腫瘤切除。
(5)將腫瘤下極自第9、10、11顱神經分開,再游離腫瘤內側面與上極。游離上極時必須先電凝由小腦上動脈至腫瘤的分支,并予以切斷。而后將腫瘤自三叉神經分離,如腫瘤已向上突入小腦幕裂孔,小心將腫瘤向下牽拉,以便分塊切除。將腫瘤包膜牽向外側,看清位于腫瘤前下方的面神經,使面神經由腫瘤包膜游離至靠近內耳孔處。再將腫瘤由內耳孔處切斷,摘除腫瘤。
殘留于內耳孔內的腫瘤組織,可用高速微型鉆磨開內耳道后壁,顯露內耳道內的腫瘤部分,將其切除,勿損傷面神經。當腫瘤已從囊內基本切除后,由于其內側面與腦干粘連緊密或嵌入腦干內時,有時極難分離,如強行剝離,將加重腦干損傷。手術可做到大部切除,而采用雙極電凝將腫瘤殘余部分電凝,破壞瘤組織。囊性聽神經瘤與腦干、顱神經的粘連較緊,界面不清,特別需要術中仔細辨認。
(6)仔細止血,沖凈傷口,于瘤床放置引流管,行閉式引流。腫瘤全切除手術經過順利者,可縫合硬腦膜,逐層縫合肌層、皮下及皮膚層。
(7)如腫瘤巨大,超過中線,可選用雙切口手術。即做顱后窩中線切口,行廣泛顱后窩減壓。從側切口切除腫瘤,有利于腫瘤的充分顯露與切除。術后亦便于減壓,使術后經過較平穩(wě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