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脂蛋白(a)即Lp(a)是一種類似低密度脂蛋白(LDL)的脂質。在許多疾病中,其水平都有變化。本文綜述脂蛋白(a)在血栓性疾病、腎臟疾病中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關鍵詞】 脂蛋白(a); 血栓性疾??; 腎臟疾病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Lp(a) detection
MAO Cong-wei,WANG Fu-qiang.Department of Labortory,Zhuang He Center Hospital,Dalian 116400,China
【Abstract】 Lipoprotein(a)[LP(a)] that has some structural similarity to 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is the important factor in many diseas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hanges of Lp(a) in diseases of thrombosis and kidney,and its clin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lipoprotein(a);disease of thrombosis; disease of kidney
脂蛋白(a)是一種特殊獨立的血漿脂蛋白,是1963年挪威遺傳學家Berg在研究低密度脂蛋白的遺傳變異時發(fā)現(xiàn)的。20世紀80年代末,人們發(fā)現(xiàn)Lp(a)與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特別是Mclean等發(fā)現(xiàn)脂蛋白 (a)[lipoprotein(a),Lp(a)]與纖溶酶原(plasminogen,PLG)的結構具有高度同源性后,有關Lp(a)的性質、特點等以及它與血栓性疾病以及腎臟疾病關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1~3]。另外,人們對Lp(a)的生理功能和致血栓性疾病的機理等許多方面還不十分清楚,Lp(a)仍是當今脂蛋白研究中最熱門的內容之一。本文就Lp(a)的理化特性及其檢測臨床應用作如下綜述。
1 Lp(a)的理化特性
1.1 Lp(a)的結構及組成 Lp(a)是一種富含膽固醇的脂蛋白,核心部分為中性脂質和apoB-100分子,其外圍包繞著親水性的apo(a),二者以二硫鍵共價連接;其中apo(a) 是Lp(a)的特征性糖蛋白成分,主要由一種稱為Kringle的特征性結構構成,Kringle由80~114個氨基酸殘基組成,依靠三個內部二硫鍵穩(wěn)定[4]。
1.2 Lp(a)的代謝及血漿水平 Lp(a)主要在 醫(yī)學 教育網(wǎng) 搜集整 理 肝臟合成后分泌入血,血漿Lp(a)濃度主要取決于Lp(a)的合成速率,而與分解速率基本無關。人群中Lp(a)濃度個體差異極大,濃度范圍可在0~1000mg/L,這種差異最主要由apo(a) 基因位點決定。
2 Lp(a)與血栓性疾病
由于Lp(a)和PLG結構上的同源性,Miles等認為Lp(a)在血栓形成中起重要作用[1]。Lp(a)可通過以下幾個途徑干預纖溶過程:可競爭性抑制PLG激活,干擾PLG與受體的結合,并抑制血小板血栓的溶解;可競爭性地抑制組織型纖溶酶原激活物(t-PA)與PLG的結合,干擾血栓栓子表面纖溶酶原的激活,從而抑制纖維蛋白的溶解,有利于血栓形成;Lp(a)可干擾纖溶酶原與鏈激酶的結合,從而抑制了對纖溶酶原的激活作用,也就抑制了纖溶酶的形成和纖維蛋白溶解,促進血栓形成栓塞的發(fā)生。
Lp(a)與上皮細胞黏附分子表達有關,Takami等認為Lp(a)增強了細胞內黏附分子-1(ICAM-1)的表達。他們研究了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病人,發(fā)現(xiàn)其血漿中Lp(a)濃度均升高。因此他們認為Lp(a)引起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機制可能不同于一般動脈粥樣硬化作用,而是Lp(a)增強了ICAM-1的mRNA的表達以及ICAM-1在細胞表面的表達,從而促進白細胞(特別是單核細胞)對血管內皮的粘附性及向血管內皮的轉移,在動脈粥樣硬化的早期和炎性心血管疾病兩方面均起重要作用[5]。最新的觀點認為,動脈內膜細胞基質(ECM)中的脂蛋白脂肪酶(LPL)能大大增強Lp(a)在內此細胞基質中的停滯作用。此外,研究認為,高水平血清Lp(a)濃度作為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不僅與其致動脈硬化和抗纖溶作用有關,而且可能與其降低紅細胞膜脂流動性和變形性有關[6]。
3 Lp(a)與腎臟疾病的關系
3.1 Lp(a)與腎小球細胞以及細胞外基質的關系 氧化的Lp(a)具有損害腎動脈內皮細胞的作用,并能增加血管張力。Lp(a)能夠影響腎小球的血流動力學,加速腎臟疾病的進展。許多腎臟疾病腎小球內Lp(a)的沉積,且沉積的程度與腎小球硬化的程度相關[7]。至于Lp(a)是如何沉積的卻未明確。作為一個具有脂質毒性的脂蛋白,Lp(a)在腎小球硬化中應用具有一定的致病作用。但是,至今有關Lp(a)和細胞外基質代謝相關因素,如纖溶酶原激活物(PA)/纖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劑(PAI)、膠原酶抑制劑(TIMP)等的關系未見明確的報道。
3.2 Lp(a)與腎功能減退、腎移植的關系 早期腎功能減退患者血清Lp(a)的水平和晚期腎功能衰竭患者一樣升高,Lp(a)的水平和肌酐清除率存在恒定的關系。另外,升高的Lp(a)中的apo(a)異構式的分布頻率和正常人群無異,說明Lp(a)的升高無基因學背景。同時,這也能說明腎臟在Lp(a)分解代謝中的作用。關于腎臟移植后血清Lp(a)水平的問題,各家觀點不一。但大多數(shù)人認為是下降的。且腎移植后Lp(a)的降低均為apo(a)依賴性的。雖然有關Lp(a)的性質、特點等以及它與腎臟疾病關系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些進展,但是,它的代謝、它在動脈粥樣硬化中的作用及它對腎臟的脂質毒性方面仍需進一步的研究。
4 LP(a)與其他疾病的相關性
在糖尿病患者中發(fā)現(xiàn)Lp(a)血清水平明顯高于一般人群,Lp(a)水平的升高是糖尿病并發(fā)微血管病變、冠心病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作用方式與Lp(a)致動脈粥樣硬化相似[8]。也有報道,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Lp(a)的升高可能通過激活血小板活化途徑參與糖尿病血管病變的發(fā)生及發(fā)展[9]。另外,在肝病患者如原發(fā)膽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未發(fā)現(xiàn)有Lp(a)濃度的改變。在子宮內膜異位的女性患者中發(fā)現(xiàn)有Lp(a)水平升高,研究表明性激素對Lp(a)血清濃度有影響。
5 關于降Lp(a)治療
目前對高Lp(a)的治療已進行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Lp(a)不受飲食、運動等的影響,故尚無確切的藥物來降低Lp(a)濃度。關于降低Lp(a)的藥物也有許多報道,如ω-3脂肪酸、魚油等降脂藥物用于降低Lp(a);用促腎上腺皮質激素短期治療可降低血漿Lp(a)濃度。合成類固醇羥甲雄吡唑和絕經(jīng)后雌激素替代療法可以降低Lp(a)水平,預防Lp(a)水平的升高;有報道飲食中被補充維生素C、維生素E、胡蘿卜素等維生素或適當攝取抗氧化劑類藥物,可降低Lp(a)在體內的氧化修飾,從而達到預防及輔助治療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腦血管栓塞性疾病的目的,但其療效還需進一步證實。
【參考文獻】
1. 趙金霞.冠心病血清脂蛋白(a)和血漿血小板活化率相關性研究.醫(yī)學檢驗與臨床,2004,(1):7-8.
2.Greiber W,Wanner C.Miner Electrolyte metab,1997,23(3-6):161-165.
3.曾華松.脂蛋白(a)遺傳多態(tài)性與終末期腎臟病.國外醫(yī)學·臨床生物化學與檢驗學分冊,1999,20(1):11-12.
4.李疆. 脂蛋白(a)的研究近況-分子生物學與疾病的相關性.國外醫(yī)學·遺傳學分冊,1999,22(2):22-23.
5.趙金霞.急性腦梗死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血漿血小板活化率相關性研究.實用醫(yī)技雜志, 2005,(21):4-5.
6.吳海琴.腦梗死患者紅細胞膜脂流動性和脂蛋白(a)關系的研究.中國血液流變學雜志, 2003,(3):242-243.
7. 康莉.脂蛋白(a)與腎臟病的研究. 醫(yī)學綜述, 2007,(11):32-33.
8.孫霞.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與脂蛋白(a)關系探討.浙江臨床醫(yī)學, 2007,(6):741-742.
9.岳峰.糖尿病患者血清脂蛋白(a)和血小板活化的初探.醫(yī)學檢驗與臨床, 2005,(1):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