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藥詞典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南板藍根

2011-01-04 09:18 醫(yī)學教育網
|

  《中國藥典》:南板藍根

  【英文名】 RHIZOMA ET RADIX BAPHICACANTHIS CUSIAE

  【別名】大藍根、大青根

  【來源】本品為爵床科植物馬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的干燥根莖及根。夏、秋兩季采挖,除去地上莖,洗凈、曬干。

  【性狀】本品根莖呈類圓形,多彎曲,有分枝,長10~30cm,直徑0.1~1cm.表面灰棕色,具細縱紋;節(jié)膨大,節(jié)上長有細根或莖殘基;外皮易剝落,呈藍灰色。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皮部藍灰色,木部灰藍色至淡黃褐色,中央有髓。根粗細不一,彎曲有分枝,細根細長而柔韌。氣微,味淡。

  【鑒別】(1) 本品根莖的橫切面:木栓層為數列細胞,內含棕色物。皮層寬廣,外側為數列厚角細胞;內皮層明顯;可見石細胞。韌皮部較窄,韌皮纖維眾多。木質部寬廣。細胞均木化;導管單個或2~4個徑向排列,木射線寬廣。髓部細胞類圓形或多角形,偶見石細胞。薄壁細胞中含有橢圓形的鐘乳體。

 ?。?) 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熱回流1 小時,濾過。取濾液點于濾紙上,晾干,置紫外光燈(365nm) 下觀察,顯紫紅色熒光。另取剩余濾液,蒸干,殘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加醋酐1ml及硫酸1滴,溶液漸變?yōu)辄S、紅、紫、藍、墨綠色。

 ?。?) 取本品粉末2g,加氯仿20ml,加熱回流1 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靛藍、靛玉紅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 含靛藍和靛玉紅分別為1mg 和0.5mg 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氯仿-丙酮(5:4:1)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立即在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的藍色和紫紅色斑點。

  【炮制】除去雜質,洗凈,潤透,切厚片,曬干。

  【性味】苦,寒。

  【歸經】歸心、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用于溫病發(fā)斑,丹毒;流感,流腦。

  【用法用量】 9~15g.

  【貯藏】置干燥處,防霉,防蛀。

  【摘錄】《中國藥典》

  《中華本草》:南板藍根

  【出處】本品在宋代《本草圖經》即載其藥用,云:“馬藍,連根采之,培搗下篩,酒服錢匕,治婦人敗血甚佳。”《綱目》載:“藍凡五種,其中之馬藍者即是本種。”《植物名實圖考》中圖藍二據其植物形態(tài)亦應是本種。

  【拼音名】 Nán Bǎn Lán Gēn

  【英文名】 root of Common baphicacanthus

  【別名】土板藍根、藍靛根、板藍根

  【來源】藥材基源:為爵床科植物馬藍的根和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aphicacanthus cusia (Nees) Bremek.

  采收和儲藏:初冬采挖,除去莖葉,洗凈,曬干。

  【原形態(tài)】 1.馬藍 多年生草本,高30-70cm.干時莖葉呈藍色或黑綠色。根莖粗壯,斷面呈藍色。地上莖基部稍木質化,略帶方形,稍分枝,節(jié)膨大,幼時被褐色微毛。葉對生;葉柄長1-4cm;葉片倒卵狀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5cm,寬4-8cm;先端急尖,微鈍頭,基部漸狹細,邊緣有淺鋸齒或波狀齒或全緣,上面無毛,有稠密狹細的鐘乳線條,下面幼時脈上稍生褐色微軟毛,側脈5-6對?;o梗,成疏生的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苞片葉狀,狹倒卵形,早落;花萼裂片5,條形,長1-1.4cm,通常一片較大,呈匙形,無毛;花冠漏斗狀,淡紫色,長4.5-5.5cm,5裂近相等,長6-7mm,先端微凹;雄蕊4,2強,花粉橢圓形,有帶條,帶條上具兩條波形的脊;子房上位,花柱細長。蒴果為稍狹的匙形,長1.5-2cm.種子4顆,有微毛。花期6-10月,果期7-11月。

  2.蓼藍 一年生草本,高50-80cm.莖圓柱形,分枝或不分枝,無毛,具明顯的節(jié)。單葉互生;葉柄長5-10mm;基部有鞘狀膜質托葉,淡褐色,先端截形,邊緣長睫毛;葉片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3-8cm,寬1.5-5.5cm,先端鈍,基部圓形或楔形,全緣,有緣毛,干后兩面均藍綠色。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排列緊密;苞片鐘形,近革質,有睫毛;花小,紅色,花被5裂,裂片倒卵形,淡紅色;雄蕊6-8;雌蕊1,花柱不伸出,柱頭3叉。瘦果橢圓狀三棱形或兩凸形,有光澤,包于宿存花被內?;ㄆ?-9月,果期8-10月。

  3.木藍 小灌木,高50-80cm,罕更高。莖直立,小枝被銀白色短毛。葉互生;奇數羽狀復葉,長2.5-5cm,小葉對生;托葉小,錐形;小葉9-13,葉片卵狀長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長1-2cm,寬0.5-1.5cm,先端鈍圓,有小尖,基部楔形,全緣,兩面被丁字毛,葉干時常帶藍色??偁罨ㄐ蚴杷?,通常腋生,遠較葉為短,有花約20朵;萼鐘形,被銀白色毛,上部5齒裂;花冠蝶形,紅黃色,長約4mm,旗瓣寬卵形至長圓形,外面有毛,翼瓣卵圓形,微與龍骨瓣相連,龍骨瓣匙形,爪上有距;雄蕊10,兩體;子房無柄,花柱短,內彎,柱頭頭狀。莢果線狀圓柱形,直或稍彎,長約2cm,棕黑色,無毛。種子長圓形狀圓柱形,直或稍彎,長約2cm,棕黑色,無毛。種子長圓形,5-12顆,種子長約1.5mm.花期5-6月,果期7-8月4.蓼藍:(靛青葉、藍靛葉、靛葉)一年本草、高50-80cm,莖直立,單一分枝,有棱和明顯的節(jié),帶紅紫色,幾無毛。單葉互生,有柄;托葉鞘圓筒狀,具長睫毛;葉片卵形至寬橢圓形,長3-8cm,寬2-5cm,先端圓鈍,基部近圓形或平截,全綠,無毛或沿脈補短毛,藍綠色,干后變暗藍色。夏季開淡紅色小花,穗狀花序頂生或腋生?;芗べ|,具纖毛,花被5;卵形;、雄蕊6-8個,短天花被。瘦果寬卵形,三棱,棕色,有光澤,包于宿存的膜質花被內。

  【性狀】性狀鑒別 根莖及根全長10-30cm,根莖長5-10cm.根莖圓柱形,多彎曲,有時分叉,直徑2-6mm;上部常具短地上莖,有進分枝。表面灰褐色,節(jié)膨大,節(jié)處著生細長而略彎曲的根,表面有細皺紋。莖及根莖質脆,易折斷,斷面不平坦,略纖維狀,中央有髓,較大。根質稍柔韌。氣弱,味淡。

  以條長、粗細均勻者為佳。

  顯微鑒別 根莖橫切面:表皮細胞1列。皮層細胞切微延長,具小紋孔。韌皮產散列多數纖維,微木化。木質部導管單個或2-4個相聚,多徑向排列,林射線寬2-6列細胸,有紋孔。髓部薄壁細胞密生小形紋孔。薄壁細胞中含圓形或橢圓形種乳體。

  【化學成份】根莖中含大黃酚(chrysophanol),靛甙(indican),靛玉紅(idirubin),靛藍(indigo),β-谷甾醇( β-sitosterol),羽扇豆醇(lupeol),白樺脂醇(betulin),羽扇豆酮(lupenone)。

  【鑒別】 1.取本品粉末2g,加乙醇20ml,加熱回流l小時,濾過,取濾液數滴滴于濾紙上,晾干,置紫外燈(365nm)下觀察,顯紫紅色熒光。另取剩余濾液,蒸干,殘渣加冰醋酸1ml使溶解,加醋酐1ml及硫酸1滴,溶液漸變黃、紅、紫、藍、墨綠色的變化。

  2.薄層色譜:取本品粉末2g,加氯仿20ml,加熱回流1小時,濾過,濾液濃縮至2ml,作為試品溶液。另取靛藍、靛玉紅對照品,加氯仿制成每1ml含靛藍和靛玉紅分別為1mg和0.5mg的混合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10μl,分別點于同-硅膠G薄層板上,以苯-氧仿-丙酮(5:4:1)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立即在日光下檢視。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靛藍、靛玉紅色譜相應的位置上,分別顯相同的藍色和紫紅色斑點。

  【炮制】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搶水洗凈,悶潤,切成薄片,干燥,篩去灰屑。 飲片性狀:為類圓形、大小不一的薄片。外表皮灰棕色或暗棕色。切斷面顯纖維性,中部有白色海綿狀的髓。質硬而韌。氣微,味微苦。 貯干燥容器內,置通風干燥處,防蛀。

  【性味】味苦;性寒

  【歸經】歸心;肝;胃經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消腫。主溫毒發(fā)斑;高熱頭痛;大頭瘟疫;丹毒;痄腮;病毒性肝炎;流行性感冒;肺炎;瘡腫;皰疹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大劑量可用至60-120g;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敷或煎湯熏洗。

  【注意】脾胃虛寒、無實火熱毒者慎服。 《四川中藥志》1960年版:“凡非實熱及虛弱作瀉者慎用。”

  【附方】本品莖葉亦為古代制染青原料之一,放以“藍”稱之。《本草綱目。 介部。 馬刀》:“俗稱大為馬。”章炳麟《新方言。 釋言》:“古人于大物輒冠馬字,馬藍,馬蓼、馬薤、馬蜩、馬蚿是也。”本品在五藍中葉較大,故名之為馬藍。

  【各家論述】 1.《本草經集注》:“此即今染(纟禁)碧所用者,至解毒人卒不能得生籃汁,乃烷,(纟禁)布汁以解之亦善。以葉涂五心,又止煩悶。尖葉者為勝。”2.《新修本草》:“陶氏所引乃是菘藍,其汁抨(普更切)為淀者。菘藍為淀惟堪染者。”3.《本草圖經》:“有菘藍,可以為淀者,亦名馬藍,《爾雅》所謂'箴;馬藍'是也。又福州一種馬藍,四時俱有,葉類苦益菜。

  4.《本草衍義》:“藍實即大藍實也。謂之蓼藍實者,非是?!稜栄拧匪f是解諸藥等毒,不可闕也。實與葉兩用。注不解實,只解藍葉,為未盡?!督洝匪f盡矣。藍一本而有數色,刮竹青、綠云、碧青、藍黃,豈非青出于藍而青于藍者也。生葉汁解藥毒,此即大葉藍,又非蓼藍也。”5.《綱目》:“菘藍,葉如白菘;馬藍,葉如苦賣,即郭璞所謂大葉冬藍,俗中所謂板藍者。二藍花子并如蓼藍。蘇恭以馬藍為木藍,蘇頌以菘藍為馬藍,宗爽以藍實為大葉藍之實,皆非矣。”6.《三農紀》:“枝藍形如蓼藍,不花實。間有花,紅靛色。無實。以枝栽上中,即生葉,比蓼藍大而皺拗,色深青而圓。秸赤有節(jié),節(jié)間發(fā)葉,葉可出淀,味辛,不堪食。”7.《植物名實圖考》:“藍,《本經》上品,李時珍分別五種,極確晰。為淀則一,而花葉全別,今俗所種多是蓼藍、菘藍,馬藍即板藍,其吳地種之木藍,俗謂之瑰葉藍,亦間種子。”

  【臨床應用】用于溫毒發(fā)斑,高熱頭痛及大頭瘟等證。南板益根苦寒清泄,功能清熱解毒,涼血散血消腫,對溫毒時疫諸疾,未病可防,已病可治,單用或入復方咸宜。治溫毒發(fā)斑,高熱頭痛,常配大青葉、生石膏、黃芩等藥,以清熱解毒,涼血化斑。治大頭瘟疫。丹毒、痄腮、喉痹等證,常配黃連、玄參、僵蠶、牛蒡子等藥,以清熱解毒,涼血消腫。治瘡腫,可配金銀花、紫花地了、蒲公英等藥,以清熱解毒,消腫療瘡。治皰疹,可配龍膽草、山梔子、紫草等藥,以清熱解毒,瀉肝療疹。 近年臨床常以南板藍根治病毒性疾患。如治急性傳染性肝炎,單用或配茵陳、梔子、大黃、陰行草等清熱解毒利膽之品,對退黃消除癥狀有促進作用。治感冒發(fā)熱,可配荊芥、柴胡、銀花等藥,以發(fā)表退熱。治病毒性肺炎,咳喘憋氣,可配麻黃、杏仁、石膏、大青葉等藥,以清熱解毒,宣肺平喘。

  【摘錄】《中華本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校內部資料包

立即領取
考試輔導

直播課
【直播】醫(yī)師報名指導及復習備考公開課
2021網上報名/現場審核指導

直播時間:全年更新

直播主題:2021年報名/復習備考

直播老師:湯以恒、張鈺琪、鴻儒、端木靈、俞慶東、章一芹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