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

切換欄目
當前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醫(yī)學百科 > 醫(yī)學萬花筒 > 正文 RSS | 地圖 | 最新

化學與醫(yī)藥的文獻

2014-11-12 11:09  來源:醫(yī)學教育網    打印 | 收藏 |
字號

| |

化學與醫(yī)藥的文獻:

《中藥大辭典》

江蘇新醫(yī)學院編,上海人民出版社。

本書共三冊,上冊收載中草藥3093味,下冊收載2663味,1977年版,第三冊為附編,主要收集上下冊所收藥物的各種索引及成分、藥理、臨訂的參考文獻出處。全書均以中藥的正名為辭目,下分異名、基原、原植物、栽培、采集、制法、藥材、成分、藥理、炮制、功用主治臨床報道等條。

《中草藥成分化學》

林啟壽編著(1977),科學出版社。本書按天然成分化學類型分章討論中草藥各類成分的化學,包括理化性質,鑒別方法,結構測定以及提取分離方法,生物活性等方面內容,是植化工作者常用參考書。

《全國中草藥匯編》“全國中草藥匯編”

編寫組,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本書共分三冊,上冊收中草藥1000種(1975),下冊收載中草藥1202種(1978),第三冊為中草藥彩色圖。

《中草藥學》南京藥學院編,江蘇人民出版社,江蘇科技出版社。

本書共分三冊,上冊論述中草藥理化鑒別,中草藥各類成分的結構類型,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理化性質,提取分離方法及中藥制劑學等方面內容(1987)。中冊與下冊為各論,收載中草藥九百余種,按中草藥植物系統(tǒng)編排。本書每藥及成分的主要內容附有文獻來源,中冊(1976),下冊(1980)。

相關新聞
退出
會 搜
特別推薦

1、凡本網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醫(yī)學教育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經本網授權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且必須注明“來源:醫(yī)學教育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法律責任。

2、本網部分資料為網上搜集轉載,均盡力標明作者和出處。對于本網刊載作品涉及版權等問題的,請作者與本網站聯(lián)系,本網站核實確認后會盡快予以處理。
  本網轉載之作品,并不意味著認同該作品的觀點或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請與著作權人聯(lián)系,并自負法律責任。

3、本網站歡迎積極投稿

4、聯(lián)系方式:

編輯信箱:mededit@cdeledu.com

電話:010-82311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