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鶴虱的中藥鑒定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整理了南鶴虱的中藥鑒定要點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傘形科植物野胡蘿卜Daucus carotaL.的果實。
【產(chǎn)地分布】生于路旁、山溝、溪邊、荒地等處。分布于全國各地。
【采收加工】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摘。曬干,除去皮屑、雜質。
【藥材性狀】 橢圓形,多已分裂成兩瓣,長3~4毫米,寬1.5~2.5毫米,表而棕黃色或黃褐色,頂端有殘留花柱,基部圓形,偶有小果柄。果瓣被面隆起,有4條突起的縱棱線,其上密生一列黃白色鉤刺。結合面稍平坦,有3條縱脈紋,脈上有短柔毛。橫切面略呈半圓形,每一棱線內方有1個油管,結合面有2個油管。種仁類白色。具特殊香氣。
【性味歸經(jīng)】性平,味辛、微苦。歸脾經(jīng)、胃經(jīng)。
【功效與作用】有驅蟲功能。屬驅蟲藥。
【臨床應用】用量6~15克。治療蛔蟲病、絳蟲病、蟯蟲病、蟲積腹痛。
【化學成分】果實含白楊素、芹菜素、木樨草素、山柰酚、槲皮素等黃酮類化合物,還含揮發(fā)油、細辛醚、柑油烯、a-姜黃烯、芳樟醇、亞油酸、油酸等成分。揮發(fā)油中含成分50種左右,主要為8-杜松烯和菖蒲烯,兩者共占43.12%。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