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氣劑:天臺烏藥散的組方原理
關于天臺烏藥散的組方原理,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專門整理如下,請各位中藥學職稱考生仔細查看。
【來源】《圣濟總錄》。
【組成】天臺烏藥(12g)、木香(6g)、小茴香(6g)、青皮(6g)、高良姜(9g)各半兩,檳榔二個(9g),川楝子十個(12g),巴豆七十粒 (12g)。
【用法】上八味,先將巴豆微打破,同川楝子用麩炒黑,去巴豆及麩皮不用,合余藥共研為末,和勻,每服一錢(3g)溫酒送下。
【功用】 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
小腸疝氣,少腹引控睪丸而痛,偏墜腫脹。或少腹疼痛,苔白,脈弦。
【方解】
越鞠丸所治郁證系由肝脾氣機郁滯,以致氣、血、痰、火、食、濕等相因成郁。人以氣為本,氣和則病無由生。若喜怒無常,憂思過度,或飲食失節(jié),寒溫不適等因素,均可引起氣機郁滯。氣滯則肝氣不舒,肝病及脾,脾胃氣滯,升降失常,運化不行,故見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吞酸嘔吐,飲食不消等癥。肝郁氣滯,氣滯則血行不暢,或郁久化火。脾運失司,聚濕生痰,或食滯不化。故氣、血、火三郁責在肝(膽);濕、痰、食三郁責在脾(胃)。病雖言六郁,但側重于氣郁為主。治當宜行氣解郁為主,使氣行則血暢,氣暢則痰、火、濕、食諸郁自解。
【加減化裁】
君:烏藥 疏肝行氣,散寒止痛。
臣:
青皮 疏肝行氣。
木香 理氣止痛。
茴香 暖肝散寒。
良姜 散寒止痛。
四藥合用,增君藥行氣散寒之力。
佐:
檳榔 下氣導滯,能直達下焦而破堅。
川楝子 理氣止痛,雖其性苦寒,但與辛熱之巴豆同炒,則寒性減,而行氣散結之力增。
配伍特點:集眾多辛溫行氣疏肝,散寒通滯之品于一方,重在行氣破滯,使氣滯得消,寒凝得散。
本方為治寒滯肝脈所致疝痛之常用方。臨床應用以少腹痛引睪丸,舌淡苔白,脈沉弦為辨證要點。
更多2020中藥學職稱考試相關資訊歡迎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中藥學職稱欄目!我們提供2020中藥學職稱考試復習資料、備考技巧、政策動態(tài)及模擬試卷,助力你的2020中藥學職稱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