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涼膈散的組方原理是什么樣的?
為了幫助中藥學職稱考生了解,掌握更多知識點、考點,更好的復習備考中藥學職稱考試,醫(yī)學教育網(wǎng)為大家搜集整理了涼膈散的組方原理如下:
來源:《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組成:川大黃、樸硝、甘草炙各二十兩,山梔子仁、薄荷去梗、黃芩各十兩,連翹二斤半。
用法:上藥方粗末,每服二錢,水一盞,人竹葉七片,蜜少許,煎至七分,去滓,食后溫服。小兒可服半錢,更隨步數(shù)加減服之。得利下,住服(現(xiàn)代用法:上藥共為粗末,每服6-12g.加竹時3g,密少許,水煎服。亦可作湯劑煎服)。
功能:瀉火通便,清上泄下。
主治:上中二焦邪郁生熱證。煩躁口褐,面赤后焦,胸膈煩熱,口舌生瘡,睡臥不寧,請語狂妄,或咽痛吐衄,便秘瘦赤,或大便不暢,舌紅苔黃,脈滑數(shù)。
方解:方中連翹輕清透散,長于清熱解毒,透散上焦之熱,故重用為君。配黃芩以清胸膈郁熱;山梔通瀉三焦,引火下行;大黃,芒硝瀉火通便,以醬滌中焦燥熱內(nèi)結(jié),共為臣藥。薄荷清頭目、利咽喉;竹葉清上焦之熱,均為佐藥。使以甘草、白蜜,既能緩和硝、黃峻瀉之力,又能生律潤燥,調(diào)和諸藥。全方配伍,其奏得火通便,清上泄下之功。
推薦閱讀:
匯總整理!中藥學職稱專業(yè)知識《中藥鑒定學》藥用部位總結(jié)!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涼膈散的組方原理”的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更多中藥學職稱考試動態(tài)、考試經(jīng)驗、政策資訊、輔導課程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中藥學職稱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