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問題索引:
一、新生兒的分類方法有哪些?
二、正常足月兒和早產兒的外觀特點及生理特點是什么?
三、正常新生兒常見的幾種特殊生理狀態(tài)有什么?
具體解答:
一、新生兒的分類方法有哪些?
新生兒的分類方法
按胎齡分類 | |
足月兒 | 指胎齡≥37周至<42周(259~293天)的新生兒 |
早產兒 | 指胎齡<37周(<259天)的新生兒,又稱未成熟兒 |
過期產兒 | 指胎齡≥42周(≥294天)的新生兒 |
按出生體重分類 | |
低出生體重兒 | 指出生1小時內的體重<2500g者,大多數為早產兒,也有足月或過期小于胎齡兒;其中出生體重<1500g者稱極低出生體重兒;出生體重<1000g者稱超低出生體重兒 |
正常出生體重兒 | 指出生體重為2500~4000g的新生兒 |
巨大兒 | 指出生體重>4000g的新生兒,包括正常和有疾病者 |
按出生體重和胎齡的關系分類 | |
小于胎齡兒(SGA) | 指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出生體重的第10百分位以下的新生兒,有早產、足月、過期小于胎齡兒之分。我國將胎齡已足月,而體重<2500g的新生兒稱足月小樣兒,是小于胎齡兒中發(fā)生率較高的一種類型 |
適于胎齡兒(AGA) | 指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出生體重的第10至90百分位之間的新生兒 |
大于胎齡兒(LGA) | 指出生體重在同胎齡兒平均出生體重的第90百分位以上的新生兒 |
按出生后周齡分類 | |
早期新生兒 | 指出生后一周以內的新生兒,也屬于圍生兒。由于處于子宮內、外環(huán)境轉變階段,體內臟器發(fā)育尚不完善,其發(fā)病率與死亡率均較高,需加強監(jiān)護及護理 |
晚期新生兒 | 指出生后第2~4周的新生兒。一般情況較穩(wěn)定,但仍應加強護理 |
高危兒指已經發(fā)生或可能發(fā)生危重疾病而需要監(jiān)護的新生兒 |
二、正常足月兒和早產兒的外觀特點及生理特點是什么?
正常足月兒與早產兒外觀特點比較
足月兒 | 早產兒 | |
皮膚 | 紅潤,皮下脂肪豐滿,毳毛少 | 絳紅,水腫,毳毛多 |
頭 | 頭大,占全身的1/4 | 頭更大,占全身的1/3 |
頭發(fā) | 分條清楚 | 細而亂,如絨線頭 |
耳廓 | 軟骨發(fā)育良好,耳舟成形,直挺 | 軟,缺乏軟骨,耳舟不清楚 |
乳腺 | 結節(jié)>4mm,平均7mm | 無結節(jié)或結節(jié)<4mm |
外生殖器 | 男嬰睪丸已降至陰囊,陰囊皺裂形成;女嬰大陰唇發(fā)育,可覆蓋小陰唇及陰蒂 | 男嬰睪丸未降或未全降,陰囊少皺裂;女嬰大陰唇不發(fā)育,不能遮蓋小陰唇 |
指(趾)甲 | 達到或超過指(趾)尖 | 未達指(趾)尖 |
跖紋 | 足紋遍及整個足底 | 足底紋理少 |
三、正常新生兒常見的幾種特殊生理狀態(tài)有什么?
(1)生理性體重下降:新生兒出生后2~4日體重可下降6%~9%,最多不超過10%,足月兒生后7日、早產兒生后10日恢復至出生體重。其原因可能與最初幾天進食較少、不顯性失水增加及排尿、排便等有關。
(2)生理性黃疸:約60%的足月兒,80%的早產兒于生后第2~3日開始出現皮膚、鞏膜黃染,其發(fā)生與新生兒膽紅素代謝特點有關。
(3)乳腺腫大:男女足月新生兒均可發(fā)生,生后3~5日出現,如蠶豆至鴿蛋大小,是因為母親的孕酮和催乳素經胎盤至胎兒,而出生后來自母體的激素中斷所致,多于2~3周后消退,不需處理。如強烈擠壓,可致繼發(fā)感染。
兒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答疑周刊》2020年第3期(word版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版權所有,轉載務必注明出處,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