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冷療法的治療作用與影響冷療的因素,相信各位考生對此問題比較感興趣,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您匯總如下:
冷療法是指用比人體溫度低的物體(固體、液體、氣體),使皮膚的溫度降低,以達到治療的目的。
一、冷的治療作用
(一)減輕局部充血或出血 冷可使毛細血管收縮,減輕局部充血、出血,常用于扁桃體手術后,牙科術后、鼻衄、頭部外傷及扭傷、挫傷早期。施行短時間的冷敷,可防止皮下出血和腫脹。
(二)減輕疼痛 冷可抑制細胞活動,使神經(jīng)末梢敏感性降低而減輕疼痛。由于充血壓迫神經(jīng)末梢而致疼痛者,也可因冷使血管收縮解除壓迫而止痛。臨床上常用于牙痛、急性損傷和外科小手術的局部麻醉。
(三)制止炎癥擴散和化膿 冷可使皮膚血管收縮,減少局部血流,使細胞代謝降低,同時也降低了細菌的活力,抑制了炎癥和化膿的擴散。
(四)降低體溫 當冷直接作用于皮膚大血管處,通過物理作用,可將體內的熱傳導散發(fā)于體外,全身用冷后,先是毛細血管收縮,繼而皮膚血管擴張,增加散熱,來降低體溫。臨床上常用于高熱,中暑病人。對腦外傷、腦缺氧患者,利用局部或全身降溫,減少腦細胞需氧量,有利于腦細胞的康復。
二、影響冷療的因素
(一)冷療的部位和方法 部位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如高熱病人的降溫應在較大的動脈處置冷,或用全身冷療法,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為減輕局部充血和出血,或制止炎癥和化膿,可局部置冷以達到冷的效果。
(二)冷療面積 用冷面積大小與冷的效果有關,如全身用冷,冷療面積大反應則強;局部用冷,冷療面積小,反應則弱。
(三)冷療時間 應根據(jù)應用目的、機體狀態(tài)和局部組織情況而定,一般用冷時間為15——20分鐘。時間過長或反復用冷可導致不良反應,如出現(xiàn)寒戰(zhàn)、面色蒼白,以至影響脈博和呼吸。局部用冷時間過長,則可引起營養(yǎng)、細胞代謝、生理功能障礙,甚至組織細胞死亡。
(四)病情和個體差異 由于不同的年齡、疾病和機體狀況,對冷的反應也不相同。正確用冷,才能發(fā)揮冷療效用,如中暑、高熱病人可用冷療降溫;麻疹高熱則不可用冷療降溫。對老幼患者,冷療要慎重;對末梢循環(huán)不良者,則應忌用冷療。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提供護士資格、初級護師及主管護師輔導課程,十數(shù)年輔導經(jīng)驗,老師輔導團隊,歡迎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