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2月31日 14: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顱內腫瘤的鑒別診斷是從事內科臨床工作的相關醫(yī)護人員和疾病患者所關注的問題,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顱內腫瘤的鑒別診斷,分享給大家。
1.顱內炎癥
慢性腦膜炎可引起廣泛顱底粘連可引起明顯的顱內壓增高和腦神經麻痹。蛛網膜炎可呈急性或亞急性發(fā)病,慢性者可形成局限性囊腫。化膿性腦炎(慢性中耳炎病史)急性期類似低級別星形細胞瘤表現(但有片狀或腦回樣強化,病變不限于白質),膿腫形成期類似高級別星形細胞瘤表現(但壁薄、均勻、有張力感、無壁結節(jié)、一般較規(guī)則);二者可通過131I或201TcHMPAO標記的白細胞進行SPECT(陽性者為膿腫,但肺轉移瘤常合并細菌感染者可為陽性,陰性者為腫瘤)、磁共振波譜分析(膿腫為無膽堿、乳酸和脂質的炎癥波譜)、MRI擴散加權像(囊腫或腫瘤為低信號、高擴散系數,膿液為高信號、低擴散系數)進行鑒別;此外,腦膿腫90%血沉加快、77%C反應蛋白增加。
2.慢性硬膜下血腫
可有顱高壓、精神和意識障礙,但局限性體征常不明顯,影像檢查可明確。
3.腦囊蟲
結合病史、便絳蟲或皮下結節(jié)、癲癇、精神癥狀和顱內壓增高,血、腦脊液囊蟲補體結合試驗,CT和MRI.
4.癲癇
原發(fā)性癲癇多在20歲以前發(fā)病,無局限性體征;成人的局限性癲癇伴有進行性加重的局限體征和顱內壓增高應考慮腦腫瘤。
5.腦血管病
少數顱內腫瘤的瘤內出血或壞死需與腦血管病相鑒別,但腦血管意外多有高血壓病、動脈硬化史,多突發(fā)起病,視乳頭水腫少見,梗死者多有基底直達皮層的與血管分布一致的三角形低密度區(qū),2~3周后可于梗死邊緣出現腦回狀或環(huán)狀強化。
6.腦挫傷
有外傷史、頭皮疤痕、顱骨骨折線、2~3周時CT可見額葉或顳葉的低密度、可有斑片狀及腦回強化,MRI提示腦皮質發(fā)生過點灶的挫傷出血。
7.多發(fā)性硬化
為脫髓鞘的常見類型,以軸索的彌漫性脫髓鞘和神經膠質增生為特征,好發(fā)于腦室周圍、視神經、腦干、小腦白質和小腦角、脊髓,與顱內腫瘤的鑒別要點為:①多見于中青年女性;②病程中緩解與復發(fā)交替;③病史、查體和影像學檢查提示中樞神經系統(tǒng)白質內同時存在兩個以上病灶;④CT顯示為局限性低密度,MRI新病灶T1WI為等或略低信號,老病灶T1WI為均勻低信號,T2WI與質子密度成像為均勻高信號,活動病灶多可增強,類固醇激素治療可使強化信號減低,絕大多數無占位效應;⑤腦脊液濃縮后瓊脂糖凝膠電泳可從IgG中分離出寡克隆帶,放射免疫檢測髓鞘堿蛋白陽性;⑥假瘤型炎性脫髓鞘與膠質瘤不易鑒別,可試用甲基波尼松龍試驗性治療或組織活檢。
8.精神病
9.視神經炎
可有視乳頭水腫、視力減退和視野缺損,但多累及雙目,視力減退明顯且迅速惡化,可有眼后疼痛,轉動眼球時加重。
10.副腫瘤綜合癥
顱外腫瘤的非轉移性遠隔效應會導致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副腫瘤綜合癥,可見于乳腺癌、卵巢癌等腫瘤。①副腫瘤小腦變性最初的經典表現為輕度共濟失調,經數周或數月后可能逐漸進展到行走不能;早期腦脊液淋巴細胞增多、蛋白含量增高、IgG及寡克隆帶陽性,CT及MRI正常;晚期表現為廣泛的小腦萎縮及第四腦室擴大,因乳腺癌而出現者血漿含Yo抗體,病理檢查發(fā)現小腦顆粒層的Purkinje細胞喪失。②抗Ri綜合征表現為波動性的視性眼陣攣、肌陣攣和軀體共濟失調,部分可自發(fā)緩解;早期腦脊液淋巴細胞升高、蛋白增高,CT及MRI陰性,血漿中存在神經元抗體(Hi抗體),可與神經元的胞核反應。③Stiff-man綜合征表現為波動性的肌肉強直陣攣,多數患者存在抗谷氨酸脫羧酶抗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