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方案
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手機網(wǎng)
醫(yī)學教育網(wǎng)手機網(wǎng)

手機網(wǎng)二維碼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

搜索|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醫(yī)學百科類 > 中藥材 > 正文

鬼毛針栽培

2012-07-26 10:2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1.生物學特性 安絡小皮傘的子實體群生或散生。子實體在每年5-10月,當林下溫度為15-28℃時均可生產(chǎn),但在6-8月氣溫為22-26℃時生長旺盛.子實體和根狀菌索皆需較高的溫度,但子實體在下雨或雨后生出。完全黑暗的條件下,只適于菌絲體生長,不能形成子實體和菌索。

2.栽培技術 培養(yǎng)斜面菌種時的培養(yǎng)基組成 麥麩10%,蔗糖或麥芽糖2%,磷酸二氫鉀0.15%,硫酸鎂0.05%,瓊脂2%,Ph5-6。菌種轉接在培養(yǎng)基上,在23-25℃條件下培養(yǎng)10d即可獲得白色蓖絲。

3.固體培養(yǎng) 用麥麩70%-75%,稻殼25%-30%配制而成。配料用水拌合,以手握緊、指縫間有水滲出而不滴下為宜。然后裝瓶,進行常溫滅菌。滅菌后即可接種。在23-25℃溫室中培養(yǎng)。20h后,菌絲開始萌發(fā),40-50d全瓶長滿白色菌絲體。這時,可打開瓶蓋,加強通氣。待菌絲表面變成褐黑色時,給以散射光使其長出根狀菌素。取出根狀菌素,在60-80℃條件下烘干。也可用液體深層發(fā)酵法生產(chǎn)菌素,既可擴大藥源,又可得到提純藥物,制成片劑。培養(yǎng)基配方:葡萄糖3%,玉米漿0.5%,硫酸鎂0.05%,磷酸二氫鉀0.1%,碳酸鈣0.4%酵母汁0.2%,Ph5-8。適溫為22-26℃,最適宜的Ph4.5-6。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相關資訊
編輯推薦
考試輔導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