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胃鏡是德國人庫斯莫爾在1868年借鑒江湖吞劍術發(fā)明的庫斯莫爾管,它其實就是一根長金屬管,末端裝有鏡子。但因為這種胃鏡容易戳破病人食道,因此不久就廢棄了。1950年,日本醫(yī)生宇治達郎成功發(fā)明軟式胃鏡的雛形——胃內照相機。
纖維內窺鏡從50年代就應用于診斷疾病。到目前為止,檢查消化道的纖維內窺鏡較多,如纖維食管鏡、纖維胃鏡、纖維十二指腸鏡、纖維小腸鏡、纖維結腸鏡和纖維膽道鏡等。
這種纖維內窺鏡細而且軟易彎曲,病人痛苦少,醫(yī)生可以直接看到所檢查器官的某些情況,較X線鋇餐檢查效果好。它能發(fā)現(xiàn)病變,病變是什么性質,還可以在病變部位取小塊標本、作病理檢查,在顯微鏡下看病變細胞是什么樣子,對診斷更有幫助。
近幾年,有電子胃鏡出現(xiàn),它可以把檢查情況反映到熒光屏上,術者及更多的人可以通過熒光屏發(fā)現(xiàn)病變,而且又可錄像,作為資料備查。
一般纖維胃鏡、十二指腸鏡工作長度70~140厘米,有多種型號,各型長度也有差別。它可以從食管的開口部,一直看到十二指腸。這些部位有病如炎癥、糜爛、潰瘍、出血、食管靜脈曲張、血管瘤、腫瘤(良性或惡性)粘膜萎縮、胃腸憩室、壁彈性、胃上口賁門、胃的下口幽門口閉開是否正常,有無十二指腸液從胃下口幽門返流到胃。出血者不僅可以急診做胃鏡檢查出血部位和性質,而且也可以通過胃鏡給藥止血。
隨著醫(yī)學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胃鏡檢查越來越廣泛應用于臨床,胃鏡檢查是診斷胃病最直觀的檢查方法,熟練掌握術前、術中、術后護理配合,對檢查的順利進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