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幾千年前,在苗族地區(qū)的苗寨人家,很早就悟出了治療水火燙傷的方法。由于苗族早期遷徙頻繁,所到之處大多是人跡罕至的荒僻山區(qū)和瘴癘之鄉(xiāng),自然條件十分惡劣,苗族民間多以火耕水種為主,終日勞作,在這些特定的條件下,不免會遇到水火燙傷的情況,因此幾乎每人都能認識掌握治療水燙火傷的方法。此方即今之苗藥燒燙靈,經(jīng)歷代苗醫(yī)臨床使用,千百年來治愈患者不計其數(shù)。
水火燙傷燒傷是指燃燒物及灼熱的液體、固體、氣體以及電流等直接作用于人體,引起肌膚燙傷或燒傷,甚至火毒內(nèi)攻臟腑,常伴潮紅水腫,表面大量滲出,以傷處紅腫灼痛、起泡、結(jié)焦痂為主要表現(xiàn)的損傷類疾病。輕者損及皮毛,甚則傷及肌肉筋內(nèi),嚴重者,火毒熾盛。傷津耗液,邪毒侵入營血,內(nèi)攻臟腑而生諸癥。
“火得水而滅,土得木而達”,故在證治上以清熱解毒養(yǎng)陰、涼血清心為主。采用苗藥燒燙靈外治療法,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止血、生肌的效果,可快速停止傷口滲出,祛膿,愈合,無需應(yīng)用其他抗生素類藥物,多數(shù)病例一二天可停止?jié)B出膿血,次日開始生肌。對于傷口發(fā)炎程度比較嚴重,有潰爛化膿的患者,可起到快速止痛、舒緩、消炎,迅速生肌,快速愈合,愈后無疤痕的作用。
應(yīng)立即將傷處浸在涼水中進行“冷卻治療”,它有降溫、減輕余熱損傷、減輕腫脹、止痛、防止起泡等作用,如有冰抉,把冰決敷于傷處效果更佳。“冷卻” 30分鐘左右就能完全止痛。隨后用雞蛋清或萬花油或燙傷膏涂于燙傷部位,這樣只需3~5天便可自愈。
應(yīng)當注意,這種“冷卻治療”在燒燙傷后要立即進行,如過了5分鐘后才浸泡在冷水中,則只能起止痛作用,不能保證不起水泡,因為這5分鐘內(nèi)燒燙的余熱還繼續(xù)損傷肌膚。如果燒燙傷部位不是手或足,不能將傷處浸泡在水中進行“冷卻治療”時,則可將受傷部位用毛巾包好,再在毛巾上澆水,用冰塊敷效果可能更佳。
治療以抗感染、止痛、促進上皮組織愈合為主。常規(guī)清創(chuàng)后,用碘伏棉球消毒創(chuàng)面及周圍皮膚再用鹽水棉球擦拭干凈,給予康復(fù)新液浸濕的紗布涂敷創(chuàng)面,油紗布覆蓋,無菌紗布和繃帶包扎。燙傷創(chuàng)面使用康復(fù)新液疼痛輕,愈合時間短,愈合后色素沉著輕微,使用方便,價格適中,患者易于接受,對臨床治療具有重要意義。
先用涼水把傷處沖洗干凈,然后把傷處放入涼水浸泡半小時. 一般來說,浸泡時間越早,水溫越低(不能低于5℃,以免凍傷),效果越好. 但傷處已經(jīng)起泡并破了的,不可浸泡,以防感染。
用淡鹽水輕輕涂于灼傷處,可以消炎。
如果傷口起泡但沒有破損的小面積燙傷情況下,可以抓一些活的地龍(即:紅蚯蚓)清洗干凈上面的泥土,用白糖使之化成糖水,用棉簽沾取涂抹于傷口上??芍雇床⒂幸欢ǒ熜?。
用雞蛋清、熟蜂蜜或香油,混合調(diào)勻涂敷在受傷處,有消炎止痛作用。
切幾片生梨,貼于燙傷處,有收斂止痛作用。
小兒燙傷后,用黑豆25克加水煮濃汁,涂搽傷處,有療效。
輕度燙傷,可將干廢茶葉渣在火上焙微焦后研細,與菜油混合調(diào)成糊狀,涂搽傷處,能消腫止痛。
手足皮膚燙傷后,立即把酒精倒在盆內(nèi)或桶內(nèi),將傷處全部浸入酒精中,即可止痛消紅,防止起泡. 若浸1~2小時,燙傷的皮膚可逐漸恢復(fù)正常。如傷處不在容易浸泡的部位,可用一塊藥棉浸入白酒中,取出貼敷在傷處,并隨時將酒淋在藥棉上,以防干燥. 數(shù)小時后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皮膚被油或開水燙傷后,可用風油精、萬花油或植物油(如麻油)直接涂于傷面,皮膚未破者,一般5分鐘即可止痛。
用金霉素眼藥膏涂在傷處,數(shù)分鐘后可以消腫止痛。
燙傷后,馬上抹些肥皂,可暫時消腫止痛。
輕度燙傷后,馬上將受傷部位浸泡在煤油里,數(shù)分鐘后可止痛,并有消腫和防止起泡的作用。
鱉甲1個,燒灰或加冰片少許研細,用香油調(diào)和,涂搽傷面,1日3次即可。
熱油燙傷,切生土豆片敷在患處,熱了再換新的土豆片,很快就不疼了,而且不會留斑。
硫酸燙傷,如果是濃硫酸,需要立即用布擦去,然后再用冷水沖洗,切不可直接用水沖洗,否則會加重傷勢。
燙傷的偏方:一度 二度燙傷可以在十五分鐘內(nèi)用雞蛋清拌蜂蜜敷于燙傷處,干后在敷,親身經(jīng)歷,一般不留疤痕,減輕疼痛!比例:1比1.5雞蛋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