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竹科(Caryophyllaceae)雙子葉植物綱石竹亞綱的1科。一、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為小灌木或亞灌木。莖通常節(jié)部膨大。單葉對生,有時具膜質(zhì)托葉?;▋尚裕涡?,輻射傘形花序、圓錐花序或集生成頭狀。有時具閉花受精的花;萼片4~5,離生或合生;花瓣4~5,稀無,離生,具爪或否;雄蕊8~10,稀2~5;花盤小,有些具腺體;花托有時呈棲狀;子房上位,1室,稀2~5室,特立中央胎座。胚珠1至多數(shù);花柱2~5。果實通常為蒴果,稀為瘦果或漿果狀。種子1至多數(shù),多為腎形,無翅或僅具窄翅,表面平滑或具疣狀突起,含粉質(zhì)胚乳。染色體基數(shù)x=7~81。小結(jié)石竹科識別特征:草本,節(jié)膨大;單葉,全緣,對生;雄蕊為花瓣的2倍;特立中央胎座,蒴果。
本科約80屬2100余種,以溫帶和寒帶最多。中國有32屬約400種。其中金鐵鎖屬和古臨屬為中國特有屬?;癄罨ǚ酆椭参镞z跡僅見于第四紀(jì)?;ǚ蹫榍蛐危痪?溝,縐或圓孔。
分布于干旱地區(qū)的一些種,由于長期適應(yīng)水分不足、日照強烈和大風(fēng)的環(huán)境,形成矮小灌木,如裸果木;根粗而長、肉質(zhì),如石頭花屬;毛被發(fā)育,如繁縷屬的一些種;葉狹窄,先端呈刺,如刺葉屬;具有耐鹽性如擬漆姑草屬。而生于高山地區(qū)的一些植物,由于長期受寒冷、干旱生境條件的限制,大部分為多年生矮小植物,叢生或成墊狀,如青藏雪靈芝。
本科植物可供觀賞,如石竹屬和剪秋羅屬,還有許多可藥用,常見的有:金鐵鎖、王不留行、瞿麥、太子參、銀柴胡和甘肅雪靈芝等。其化學(xué)成分主要為皂苷,如王不留皂苷、王不留次皂苷(vaccaroside)、石竹苷C(dia-nthosideC)、石頭花皂苷元(gypsogein)、肥皂草苷(sapon-arin)、肥皂草素(isosaponaretin)。此外尚含揮發(fā)油,如丁香酚(eugenol)、苯乙醇(phenylethylalcohol)、苯甲酸芐酯(benzylbenaote)、水楊酸芐酯(benzylsalicylate)、水楊酸甲酯(methysalicylate)、維生素、氨基酸、糖類和少量生物堿。一些種為蜜源植物。
本科包括3個亞科:大爪草亞科(Paronychideae)、繁縷亞科(Alsinoideae)和石竹亞科(Silenoideae)。從具膜質(zhì)托葉的大爪草亞科向無托葉的繁縷亞科和石竹亞科演化。由大爪草亞科中較原始的木本裸果木屬向草本的其他屬演化。萼片由離生(如荷蓮豆屬)經(jīng)半合生(如石頭花屬)至合生(如石竹屬)演化。胚珠由多數(shù)退化成少數(shù)或單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