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針灸推拿 > 刺灸法 > 正文

金針賦針法

2011-06-17 09:28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預約>> 有問必答>> 報考測評>>

  《金針賦》是一篇專論針法的著作,為明初針灸學家徐鳳所寫。

  《金針賦》共分九節(jié),內(nèi)容以針刺手法為主,簡明扼要,便于記誦,對后世影響很大。

  下針十四法針刺基本手法,竇漢卿《針經(jīng)指南》中歸納為下針十四法。即動、搖、進、退、搓、盤、彈、捻、循、捫、攝、按、爪、切等法?!督疳樫x》對此作了總結(jié)歸納,把它連貫起來說:“爪而切之,下針之法;搖而退之,出針之法;動而進之,催針之法;循而攝之,行氣之法;搓則去??;彈則補虛;肝腹盤旋,捫為穴閉;重沉豆許曰按,輕浮豆許曰提;一十四法,針要所備。

  調(diào)氣與運氣法《金針賦》四將能調(diào)節(jié)控制針刺感應向一定方向擴散傳布的針刺方法稱為調(diào)氣、運氣法:“調(diào)氣之法,下針至地之后,復人之分。欲氣上行,將針右捻;欲氣下行,將針左捻。……氣不至者,以手循攝,以爪切掐,以針搖、動、進、捻、搓、彈。直待氣到,以龍虎升騰之法,按之在前。使氣在后;按之在后,使氣在前;運氣走到疼痛之所,以納氣之法,扶針直插,復向下納,使氣不回。”運氣下次到疼痛 之所 上指使針刺感應趨向于病痛部,也就上說使“氣到病所”。《針經(jīng)指南》曾提到:“捻針,使氣下行到病所 。”近人多稱之為“行氣法”。主要應用捻針法或指壓法,也可配合使用溫灸法捻針法雖可促使針感的產(chǎn)生和擴散,但《金針賦》所述以左捻或右捻來控制針感的上行或下行,則較難掌握。而以手指按前或按后的方法,則是一種較好的使氣到病所 的方法。如要使氣向上,可用左手拇指緊壓穴位下方“閉其下氣”,則氣得以上行;如要使氣向下,可緊壓穴位上方“閉其上氣”,則氣得以下行。運氣后再將針直插按納,使氣不回流,稱為“納氣法”?!夺樉拇蟪?。經(jīng)絡迎隨設為問答》:“有病道遠者,必先使氣直到病所 。”說明針刺時出現(xiàn)“氣到病所 ”現(xiàn)象,可以加強治療效果。

  飛經(jīng)走氣四法飛經(jīng)走氣包括青龍擺尾、白虎搖頭、蒼龜探穴、赤鳳迎源四法。簡稱“龍虎龜鳳”,均屬“通經(jīng)接氣大段之法”。“若關節(jié)阻澀,氣不過者”,可起“過關過節(jié)催運氣”的作用。適用于經(jīng)絡氣經(jīng)接氣的催氣手法,以促使針感通經(jīng)過關而達病所。

  青龍擺尾《金針賦》:“青龍擺尾,如扶船舵,不進不退,一左一右,慢慢撥動。”針法是:斜向淺刺或先深后淺,針尖刺向病所,然后將針柄緩緩擺動,好像手扶船舵或左或右以正航向一樣,以推動經(jīng)氣的遠行。本法在《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中稱“蒼龍擺尾”。

  白虎搖頭《金針賦》:“白虎搖頭,似手搖鈴,退方進圓,兼之左右,搖而振之。”方,指提插;圓,指捻轉(zhuǎn)。針法是:將針捻入,并用中指撥動針體使針左右搖動,再予上提,同時進行搖振,有如用手搖鈴一般,可以推動經(jīng)氣。

  蒼龜探穴《金針賦》:“蒼龜探冷凍,如入土之象,一退三進,鉆剔四方。”針法是:將針刺入穴位后,扤退到淺層,然后更換針尖方向,上下左右多向透刺,逐漸加深 ,如龜入土探 穴四方鉆剔,有通行經(jīng)氣的作用。

  赤鳳迎源《金針賦》:“赤鳳迎源,展翅之儀,入針到地,提到天,候針處搖籃,復進其元(指人部、中層),上下左右,四圍飛旋。”針法是:先將針刺入深 層得氣扯再上提到淺層,候針自搖,再插入中層,然后用提插捻轉(zhuǎn),結(jié)合一捻一放,形如赤鳳展翅飛旋,有通行經(jīng)氣的作用。

  治病八法《金針賦》描述了燒山火、透天閔、陽中隱陰、陰中隱 陽、子午搗臼、進氣與龍虎交戰(zhàn)、留氣、抽添等手法,稱為治病八法。成為后世補瀉手法中的主要內(nèi)容。由于這此手法的操作步驟較多,所以對其中一些動作規(guī)范化,定出了一定的次數(shù)。即分別以九或六作為基數(shù),一般補法用九陽數(shù),瀉法用六陰數(shù)。如補法用三九二十七,或七七四十九(少陽),或九九八十一(老陽)數(shù)。瀉法用三六一十八,或六六三十六(少陰),或八八六十四(老陰)數(shù)。“指下玄微,胸中活法,一有未應,反復再施。”

  燒山火、透天涼:《金針賦》:“燒山火,治頑麻冷痹。先淺后深 ,用九陽而三進三退,慢提緊按,熱至緊閉插針,除寒之有準。”《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燒山火能除寒,三進一退熱涌涌。……凡用針之時,須拈運入五分之中,行九陽之數(shù),……漸漸運入一寸之內(nèi),三出三入,慢提 緊按。若覺針頭沉緊 ,其針插之時。熱氣復生,冷氣自除。未效,依前再施也。”針法是:視 穴位的可刺 深 度,分作淺、中、深三層或淺、深 兩層操作。先淺后深 ,每層(部)依次各作緊 按慢提 (或用捻轉(zhuǎn))法九數(shù),然后退針至淺層,稱之為一度。如此反復施術數(shù)度,使之能引起溫熱感。本法也可結(jié)合其他補瀉手法中的補法同用,如在病人呼氣時進針插針,吸氣時退針出針,出針后迅速捫閉針孔等?!夺t(yī)學入門》還“扳倒針頭,令患人吸氣五口,使氣上行,陽回陰退。”

  燒山火一法,為針刺補法的綜合應用。通過手法使陽氣入內(nèi),可使病人在局部或全身出現(xiàn)有溫熱感,所 以稱作“燒山火”。《素問。針解篇》:“刺 虛則實之者,針下熱也,氣實乃熱也。”所 以說燒山火適用于頑麻冷痹等虛寒之證。

  《金針賦》:“透天涼,治肌熱骨蒸。先深 后淺,用六陰而三出三入,緊 提 慢 按,徐徐舉針,退熱之可憑。”《針灸問對》:“一次疾插入地,三次慢按至天,故曰疾按慢提 。”《針灸 大成。三衢楊氏補瀉》:“透天閔能除熱,三退一進冷冰冰。……凡用針時,進一寸內(nèi),行六陰之數(shù)……若得氣,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鐘退而伸之,退至五分之中,三入三出,緊提慢按,覺針頭沉緊,徐徐舉之,則閔氣自生,熱前不見古人自除。如不效,依前法再施。”針法是:針刺入后直插深層,分伯淺、中、深三層或淺、深 兩層操伯。先?后淺,依次在每一層中各緊提慢摟(或捻轉(zhuǎn))六數(shù),稱之為一度。如此反復施術數(shù)度,使之能引起涼感。本法也可結(jié)合其他補瀉手法中的瀉法同用,如在病人吸氣時進針插針,在呼氣時退針出針,出針時搖大其孔,不捫其穴等。

  透天涼一法與燒山火相對,為針刺瀉法的綜合應用。通過手法使陰氣向外,可使病人出現(xiàn)涼感,所 以稱伯“透天涼”?!端貑?。針解篇》:“滿而泄之者,針下寒也,氣虛乃寒也。”所 以說透天涼適用于肌熱骨蒸等熱證。

  綜合來看,燒山火與透天涼兩法主要以徐疾法中的三進一退或一進三退和提插法中的緊 按慢提或緊提慢按結(jié)合九六數(shù)等法組合而成。

  三進一退,即分三部(淺、中、深 三層)依次逐步推進,而一次直接退針。三進而一退,體現(xiàn)了徐進疾出的補法原則。一進三退則相反,一次推進到深 層,再分三部依次逐步退針。一進而三退,體現(xiàn)了疾進徐出的瀉法原則。

  緊按慢提在《醫(yī)學入門》中狣“慢提急按”。緊與慢 是指在啎握的基礎上,上下提插時用力的輕或重和動作的快或慢。緊,指較快較重;乙,指較緩較輕。既緊按,相對的就有慢提,這樣一快一慢及一重一輕的一插一提就形成了緊 按慢提這一連續(xù)動作。緊提慢按(急提慢按)則與此相反。既緊提就有慢按,形成了一快一慢及一重一輕的一提一插的緊提慢按法。根據(jù)《難經(jīng)》的記載,補法須“從衛(wèi)取氣”“推而內(nèi)(納)之”,所以采用以按納為主的緊按法。瀉法須“從榮(營)置氣”“動面伸之”所以采用以抽提為主的緊提法。

  應用燒山火或透天涼法,以選用肌肉比較豐厚處的穴位為宜,頭面、胸壁、肢端等肌肉淺薄處的穴位不宜使用。當?shù)脷飧袘獜姇r,手法也不宜太重,重復次數(shù)不要太多。經(jīng)過數(shù)度操作而始終未引起溫熱或涼感的,更不可強為其難。

  陽中隱陰、陰中隱陽陽中隱陰(陽中之陰)為先補后瀉法?!督疳樫x》:“陽中之陰,先寒后熱。淺而深,以九六之法,則先補后瀉也。”《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凡用針之時,先運入五分,乃行九陽之數(shù),如覺微熱,便運一寸之內(nèi),卻行六陰之數(shù),以得氣,此乃陽中隱陰,可治先寒后熱之證,先補后瀉也。”針法是:視穴位的可刺深度,分淺(五分)、深(一寸)兩層操作。先在淺層行補法—緊按慢提九數(shù),再進入深層行瀉法—緊 提慢 按六數(shù)。

  陰中隱陽(陰中之陽)與陽中隱陰對稱,為先瀉后補法。《金針賦》:“陰中之陽,先熱后寒。深 而淺,以六九之方,則先瀉后補也。”《針灸大成。三衢 楊氏補瀉》:“凡用針之時,先運一寸,乃行六陰之數(shù),如覺微涼,即退至一分之中,卻行九陽之數(shù),以得氣,此乃陰中隱陽,可治先熱后寒之證,先瀉后補也。”針法操作順序與陽中隱陰相反,進針后先在深層行瀉法—緊提慢按六數(shù),再退到淺層行補法—緊按慢提九數(shù)。

  陽中隱陰和陰中隱陽兩法主要由徐疾法和提插法,亦可用捻轉(zhuǎn)法組合而成,均屬補瀉兼施法,適用于虛實夾雜之證。

  子午搗臼、龍虎交戰(zhàn):子午搗臼是一種捻轉(zhuǎn)提插相結(jié)合的針刺手法。子午,指左右捻轉(zhuǎn);搗臼,指上下提插?!督疳樫x》:“子午搗臼,水蠱膈氣。落穴之后,調(diào)氣均勻,針行上下,九入六出,左右轉(zhuǎn)之,千遭自平。”針法是:進針得氣后,先緊按慢提九數(shù),再緊提慢按六數(shù),同時結(jié)合左右捻轉(zhuǎn),反復施行。本法導引陰陽之氣,補瀉兼施,又有消腫利水伯用,可用于水腫,氣脹等證。

  龍虎交戰(zhàn)則通過左右反復交替捻轉(zhuǎn)以鎮(zhèn)痛。龍,指左轉(zhuǎn),虎,指右轉(zhuǎn);左轉(zhuǎn)右轉(zhuǎn)兩法反復交替進行稱“交戰(zhàn)”?!督疳樫x》:“龍虎交戰(zhàn),左撚九而右撚六,是亦住痛之針。”針法是:進針后先以左轉(zhuǎn)為主,即大指向前用力捻轉(zhuǎn)九數(shù);再以右轉(zhuǎn)為主,即大指向后用力捻轉(zhuǎn)六數(shù);如此反復施行多次,也可分淺、中、深 三層重復進行?!夺樉拇蟪?。三衢楊氏補瀉》:“龍虎交戰(zhàn)手法,三部俱一補一瀉。……凡用針時,先行左龍則左拈,凡得九數(shù),陽奇零也。卻行右虎則右拈,凡得六數(shù),陰偶對也。乃先龍后虎而戰(zhàn)之,以得氣補之,故陽中隱陰,陰中隱陽,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針,乃得返復之道,號曰龍虎交戰(zhàn),以得邪盡,方知其所,此乃進退陰陽也。”

  子午搗臼與龍虎交戰(zhàn)兩法均以捻轉(zhuǎn)為主。左轉(zhuǎn)為“子”為“龍”(陽),右轉(zhuǎn)為“午”為“虎”(陰)。《醫(yī)學入門》:“從子至午,左行為補;從午至子,右行為瀉。”左轉(zhuǎn)用九陽數(shù),右轉(zhuǎn)用六陰數(shù)。

  進氣、留氣與抽添法:進氣法主要是在深層施行補法?!督疳樫x》:“進氣之決:腰背肘膝痛,渾身走注疼。刺九分,行九補,臥針五七吸,待氣上行。”針法是:進針后刺入深層(九分)施行補法,如緊按慢提九數(shù),然后留針片刻。

  留氣法由徐疾和提插法組合而成?!督疳樫x》:“留氣之決:痃瘕癖癥,針刺七分,用純陽,然后乃直插針,氣來深刺,提針再停。”針法是:進針后刺入中層(七分),施行補法,如緊按慢提九數(shù),然后將針直插至深層,再提針回原處,使氣留針下而消積聚。《針灸大成。三衢楊氏補瀉》:“留氣法能破氣,伸九提六。留氣運針先七分,純陽得氣十分深,伸時用九提時六,癥瘕消溶氣塊勻。凡用針之時,先運入七分之中,行純陽之數(shù),若得氣,便深刺一寸中,微伸提這,卻退至原處;若未得氣,依前法再行,可治癥瘕氣塊之疾。”

  抽添法:抽,指上提法;添,指按納。本法操作時要淺、深、上下提插搜尋,一提再提,一按再按,所 以用“抽添”為名?!督疳樫x》:“抽添之訣,癱瘓瘡癩。取其要穴,使九陽得氣,提 按搜尋,大耍運氣周遍,扶針直插,復向下納,回陽倒陰。”針法是進針后先提插或捻轉(zhuǎn)九數(shù)以促使行氣,再向周圍伯多向提插,然后再向下直刺按納。《針灸問對》:“抽添即提按出納之狀。抽者,提而數(shù)拔也;添者,按而數(shù)推也。”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