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wǎng)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wǎng)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中醫(yī)理論 > 辨證論治 > 中醫(yī)內科 > 正文

皮肌炎的和中醫(yī)診治

2015-06-18 21:12 醫(yī)學教育網(wǎng)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預約>> 有問必答>> 報考測評>>

【概述】皮肌炎是一種以皮膚、肌肉損害為突出表現(xiàn)的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以受累皮膚(面頸部、眼周等部位〕淡紫紅色水腫性紅斑,肌痛、肌無力等為主要臨床特征。病變也可累及全身其他臟器,只侵犯肌肉而無皮膚損害者,稱為多發(fā)性肌炎。皮肌炎可發(fā)生于任何年齡,發(fā)病高峰兒童在5~15歲,成人在30~50歲,女性略多于男性。發(fā)病可能與腫瘤、感染、藥物、內分泌、代謝等因素有關。皮肌炎大部分呈慢性進行性發(fā)展,預后良好,2~3年內可恢復正常,少部分急性發(fā)作者,常因并發(fā)感染死亡,并發(fā)腫瘤者,也預后極差。皮膚炎屬中醫(yī)的“肌痹”、“痿癥”、“虛勞”等范疇醫(yī)|學教育網(wǎng)搜集整理。

【病因病理】皮肌炎的病因有內因和外因兩方面,內因為稟賦不足,外因為邪毒侵襲,或濕熱浸淫,致肺脾兩傷而為病。

病理變化為正氣素二,衛(wèi)外不固,邪毒外襲,蘊于皮膚肌肉,或感受濕熱,浸淫肌膚,瘀阻氣血,均可致皮膚紫紅腫斑,肌肉疼痛。邪毒剛只,常致肺熱津傷。濕熱困脾,常致脾胃虛虧。病久肝腎陰虛,筋脈肌膚失常,而致手足痿廢不用。

【診斷要點】1.臨床主要表現(xiàn)為 特征性皮膚損害,如眼瞼及周圍的紫紅色浮腫性紅斑,及手指伸側鱗屑性紅斑,或四肢軀干紅斑。肌力降低,肌壓痛及硬結,動作遲緩及四肢近端明顯肌萎縮。

2.實驗室檢查提示 血清肌酸磷酸激酶、醛縮酶、乳酸脫氫酶、轉氨酶等值升高,肌電圖及肌肉活檢顯示肌炎存在。

【辯證分型】1.肺熱津傷癥狀:起病急,多發(fā)熱,肌膚紅斑,咽干咳嗆,心煩口渴,身軟乏力,小便黃赤,大便干結。舌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

證候分析:溫熱邪毒犯肺,郁于肌膚,而見急性發(fā)熱,肌膚紅斑;肺熱津傷,津液不能敷布全身側見咽干咳嗆,心煩口渴,小便黃赤,大便干結;熱盛傷津耗氣,則身軟乏力;舌紅,苔薄黃,脈細數(shù),均為熱盛津傷之征。

2.濕熱浸淫癥狀:肌膚紫紅腫斑,肌肉酸痛,肢體困重痿軟,或有發(fā)熱,胸脘痞悶,納呆,大便溏滯。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

證候分析:濕熱浸漬肌膚,瘀阻氣血,則肌膚紅色腫斑,肌肉酸痛,肢體困重痿軟;濕熱郁蒸,氣機不利,可見身熱不盡,胸脘痞悶;濕熱困脾,牌失健運,則納呆,大便溏滯;舌紅,苔黃膩,脈滑數(shù),均為濕熱內盛之征。

3.脾胃虛弱癥狀:肢體萎軟無力,逐漸加重,伴食少便溏,面浮無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

證候分析:病勢遷延,脾胃漸虛,水谷精微無以化生,四肢肌肉失養(yǎng)測肢體萎軟無力,并逐漸加重;

脾胃健運失常,則食少便搪;氣血衰少,濕郁不化,則面浮無華,神疲乏力;舌淡,苔薄白,脈細弱,均為脾胃虛弱汽血衰少之征。

4.肝腎陰虛癥狀:病延日久,病勢緩慢,肌肉隱痛,肢體痿軟無力,漸致肌肉萎縮,肢體廢用,腰脊酸軟,不能久立,或伴目眩頭暈,脫發(fā)耳鳴。舌紅,少苦,脈細數(shù)。

證候分析:邪戀日久,其勢已衰,故病勢緩慢,肌肉隱痛;氣血久虧,肝腎兩虛,精血不能濡養(yǎng)筋骨經(jīng)脈,則肢體痿軟無力,甚則肌肉萎縮,痿廢不用;腰為腎之府,腎主骨,精髓不足,則腰脊酸軟,不能久立;目為肝之竅,耳為腎之竅,發(fā)為血之余,肝腎精血虧虛,不能上承測目眩頭暈,脫發(fā)耳鳴;舌紅,少苔,脈細數(shù),均為肝腎陰虛之征。

【分型治療】1.肺熱津傷治則:清熱潤燥,養(yǎng)肺生津。

方藥:清燥救肺湯加味。

生石膏30克(先煎)沙參12克麥冬12克桑葉9克杏仁9克麻仁9克知母9克金銀花12克連翹12克天花粉12克忍冬藤20克秦艽12克隨癥加減:熱蒸氣分,高熱、口渴、大汗者,重用石膏為60克,以大清里熱;若咳嗆少痰,可加瓜簍仁12克、貝母6克,以清潤化痰;皮膚紫紅腫斑明顯者,加生地15克、丹皮12克,以清熱涼血化斑。

2.濕熱浸淫治則:清熱化濕,通利筋絡。

方藥:四妙丸加減。

黃柏10克蒼術10克12克防己12克木通6克薏苡仁30克蠶砂12克牛膝12克隨癥加減:濕偏重而見胸脘痞悶,肢重且腫者,加藿香9克、佩蘭9克、厚樸9克、茯苓15克、澤瀉15克,以芳化濕濁;濕熱傷陰而見形瘦低熱,舌紅少苦,脈細數(shù)者,去蒼術,加生地15克、麥冬10克、木瓜10克、龜版12克,以養(yǎng)陰清熱,舒筋通絡;肢體麻木不仁,屈伸不利,舌紫或有斑點看,加桃仁9克、紅花6克、赤芍15克、雞血藤30克,以活血化瘀通絡。

3.脾胃虛弱治則:健脾益氣,養(yǎng)血強筋。

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

黨參15克白術12克扁豆12克茯苓12克砂仁3克(后下)陳皮6克山藥15克薏苡仁30克蓮子肉12克桑寄生15克巴戟天12克牛膝12克隨癥加減:畏寒肢冷者,加附片9克、干姜5克,以溫通陽氣;病久體弱,氣血兩虛者,重用黨參、白術、山藥,并加黃芪30克、熟地15克、當歸10克,以益氣養(yǎng)血。

4.肝腎陰虛治則:滋養(yǎng)肝腎,佐以清熱。

方藥:健步虎潛九加減。

生地12克熟地12克白芍15克牛膝12克桑寄生15克鹿銜草30克杜仲12克鹿角膠9克(烊入)龜版膠9克(烊入)黃柏9克知母12克隨癥加減:面色萎黃無華。心悸怔忡者,加黃芪30克、黨參15克、當歸9克、雞血藤15克,以益氣養(yǎng)血;久病陰損及陽,證見怕冷,陽痿,小便清長,舌淡,脈沉細者,則上方去生地、黃柏、知母、龜版膠,加鹿角片12克、仙靈脾12克、補骨脂12克、巴戟天12克,以補腎溫陽。

【中成藥】1.大活絡丹 每次1丸,每日2次。

2.昆明山海棠片 每次1片(0.25克/片),每日3次。

【簡便方】金銀花、連翹、虎耳草、茜草、赤芍各15克,澤瀉、車前草各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適用于皮膚紫紅腫斑明顯者。

【其它療法】針灸療法:取穴以陽明經(jīng)為主,上肢:肩箅、曲池、合谷;下肢:髀關、足三里;肺熱者加尺澤,肺俞;

濕熱者加陰陵泉、脾俞;肝腎陽虛者加肝俞、腎俞。針法:肺熱及濕熱者,單針不灸,用瀉法;肝腎陰虧者用補法,配合灸法。

外治法:食鹽500克、小茴香籽120克,放鍋內炒熱,用布包敷痛處。每天2~3次。適用于皮肌炎肌肉及關節(jié)疼痛者。

食療法:紫河車粉l份,或用煮熟豬(或牛)骨髓3份,搗爛,和入米粉,白糖適量調服。食欲尚佳者,也可用新鮮骨髓加入黃豆適量煮食。適用于皮肌炎病久腿軟無力,肌肉萎縮者。

【注意事項】1.皮肌炎大多呈慢性發(fā)展,部分累及內臟,造成呼吸、消化等系統(tǒng)或心臟損害,或并發(fā)腫瘤。臨床應積極治療各種并發(fā)癥。

2.飲食宜忌辛辣刺激之品,生活起居勞逸適度。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