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免費資料

免費領取
網(wǎng)校內(nèi)部資料包
考試輔導
直播課
在我國,少數(shù)民族眾多,石斛民俗作為一種文化現(xiàn)象,它源于自然、源于生活,是先民在長期與大自然的接觸中逐步形成和成長起來的。在云南的傣族地區(qū),人們對花尤為崇拜,石斛以其性能和特征,被當?shù)厝怂缇?,它寄托了傣族人民美好的愿望與情感,人們將它種植于自家的房頂上,而且都是些非常顯眼的地方,如房頂中央,房檐的拐角處,這為傣家竹樓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同時也形成了石斛的特色栽種。追其根源,這一特色栽種源于一個古老的傳說醫(yī)學|教育網(wǎng)整理。相傳在傣歷新年(潑水節(jié))的第三天,隆重的“趕擺”之日,至高無尚的太陽神將來到人間查看民情,了解百姓的生活,給人們帶來新生和希望。為此,傣族人民對太陽神萬分感激,當太陽神要離去時,出現(xiàn)了一位美麗的人間女神,手捧著金色燦爛的“蛋花”(石斛)跪到太陽神面前,將“蛋花”作為禮物送給太陽神,從此,這花便成了吉祥之物、喜慶之物,之后,傣家人民便不惜險阻地從深山中把“蛋花”取回家里,栽于陽光最易照射到的地方一屋頂,等到四月新年時,好讓它們開出一串串一年僅能燦爛一次的美麗花朵,以迎接新年,迎接太陽神的到來。愛美的傣家姑娘也都紛紛把“蛋花”取下,作為頭飾或衣飾,插在自己的頭上或衣物上,表示著對太陽神的期待和對未來美好、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