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9日 16:00-18:00
詳情時間待定
詳情一、生物學性狀
EB病毒的形態(tài)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園形、直徑180nm,基本結構含核樣物、衣殼和囊膜三部分。
核樣物為直徑45nm的致密物,主要含雙股線性DNA,其長度隨不同毒株而異平均為17.5×104bp分子量108.衣殼為20面體立體對稱,由162個殼微粒組成。囊膜由感染細胞的核膜組成,其上有病毒編碼的膜糖蛋白,有識別淋巴細胞上的EB病毒受體,及與細胞融合等功能。
此外在囊膜與衣殼之間還有一層蛋白被膜。
EB病毒僅能在B淋巴細胞中增殖,可使其轉化,能長期傳代。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具有EBV的基因組,并可產(chǎn)生各種抗原,已確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殼抗原(VCA),淋巴細胞識別膜抗原(LYDMA)。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A、MA、VCA、EA均產(chǎn)生相應的lgG和LgA抗體,研究這些抗原及其抗體,對闡明EBV與鼻咽癌關系及早期診斷均有重要意義。EB病毒長期潛伏在淋巴細胞內,以環(huán)狀DNA形式游離在胞漿中,并整合天染色體內。
二、致病性
EB病毒在人群中廣泛感染,根據(jù)血清學調查,我國3~5歲兒童EB病毒VCA-lgG抗體陽性率達90%以上,幼兒感染后多數(shù)無明顯癥狀,或引起輕癥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發(fā)生原發(fā)感染,約有50%出現(xiàn)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jīng)輸血傳染。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內增殖,然后感染B淋巴細胞,這些細胞大量進入血液循環(huán)而造成全身性感染。并可長期潛伏在人體淋巴組織中,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潛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得復發(fā)感染。
由EBV感染引起或與EBV感染有關疾病主要有三種:
(一)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是一種急性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多見于青春期初次感染EBV后發(fā)病。臨床表現(xiàn)多樣,但有三個典型癥狀為發(fā)熱、咽炎和頸淋巴結腫大。隨著疾病的發(fā)展,病毒可播散至其他淋巴結。肝脾臟大、肝功能異常,外周血單核細胞增多,并出現(xiàn)異型淋巴細胞。偶而可累及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如腦炎)。此外,某些先天性免疫缺陷的患兒中可呈現(xiàn)致死性傳染性單核白細胞增多癥。
(二)非洲兒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
多見于5~12歲兒童,發(fā)生于中非新幾內亞和美洲溫熱帶地區(qū)呈地方性流行。好發(fā)部位為顏面、腭部。所有病人血清含HBV抗體,其中80%以上滴度高于正常人。在腫瘤組織中發(fā)現(xiàn)EBV基因組,故認為EBV與此病關系密切。
(三)鼻咽癌 我國南方(廣東廣西) 及東南亞是鼻咽癌高發(fā)區(qū),多發(fā)生于40歲以上中老年人。HBV與鼻咽癌關系密切,表現(xiàn)(1)在所有病例的癌組織中有EBV基因組存在和表達(2)病人血清中有高效價EBV抗原(主要HCV和EA)的lgG和lgA 抗體。(3)一病例中僅有單一病毒株,提示病毒在腫瘤起始階段已進入癌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