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對于《傷寒論》中關于養(yǎng)生學的思想都十分的感興趣,為此醫(yī)學教育網的小編特為您整理撰文如下:
(1)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是張仲景養(yǎng)生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指導思想。正如《傷寒雜病論。自序》“撰用《素問》、《九卷》、《八十一難》”之語所云,仲景之學。是在繼承了《內》、《難》學術思想的基礎之上而形成的。因而,在人與自然的關系問題上,張仲景便自然地以《內經》天人相應的整體觀作為指導思想,并且作了進一步的闡發(fā),他曾指出:“夫天布五行,以運萬類;人稟五常,以有五臟”(見《傷寒論。自序》),“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見《金匾要略方論。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第一》)這些生動的描述,就很清楚他說明,人類生活在自然界,并作為自然界的組成部分,人類只有順應自然界氣候的發(fā)展變化,才能得以生存,保持健康。由此可見,天人相應的整體觀是仲景養(yǎng)生學的基本出發(fā)點和指導思想。
(2)防病、抗病重視保津液。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首先表現(xiàn)在津液具有固護機體、防御病邪的功能。如仲景在揭示太陽病轉入陽明的機理時,一再重申亡津液是其關鍵條件:“太陽病若發(fā)汗,若下,若利小便,此亡津液,胃中干燥,因轉屬陽明。”正是其例。何以亡津液會導致病轉陽明?因為律液乃陽明經的主要正氣,津液充則陽明固,邪不可干;津液亡則陽明虛,邪氣便可輕易陷入。
津液之所以能防病、抗病,其次表現(xiàn)在津液能驅逐病邪,削弱病勢上。如“陽明病,發(fā)熱汗出者,此為熱越。”這里的熱越,即言熱邪發(fā)越于外。津液充沛,陽氣暢運則汗出越邪,邪越則病順。故“陽明病,法多汗”,而津虧則無汗,邪不得出,其病為逆。又如溫熱病中小便常短赤灼熱,因為人要通過小便排邪。熱邪一除,小便即轉清利。“小便利,色白者,此熱除也。”故臨床可視小便斷吉兇。“小便利者,其人可治”。因小便不僅顯示人體津液虛實情況,而且還能反應前陰這條驅邪途徑是否正常。
津液所以能防病、抗病,還可體現(xiàn)在津液能調整由病邪所致的功能失調并修復損傷。如太陽病發(fā)汗后,大汗出,胃中干,欲得飲水者,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則愈。這是因為津液得到了補充。若津液郁滯不行,其調和作用也難以順利發(fā)揮。
由上可知,津液抗病作用及津液抗病思想在《傷寒論》中有充分反映。人們要想不得病或少得病,必須重視保護體內的津液。如張景岳說:“五液充,則形體賴而強壯。”人若津液不充,則筋枯髓減,皮槁毛脆,臟腑虛弱,即易為病邪所害。
(3)重視用飲食防病、治病。
這里的飲食藥物系指既可食用,又能防治疾病的動植物及其加工品。據(jù)統(tǒng)計,在《傷寒論》112方中,一共使用飲食藥物17種,計有大棗、生姜、干姜、香豉、粳米、蔥白、蜂蜜、赤小豆、豬膽汁、蜀椒、烏梅、豬膚、雞子黃、雞子(去黃)、飴糖、苦酒、清酒。這些飲食藥物遍及81個劑,占全書方劑總數(shù)的72.32%。其中還有不少純以飲食藥物命名的方劑,如十棗湯,豬膚湯等6方,加上藥食合名的方劑(如干姜附子湯)共24方,占全書的21.43%。由此可見,仲景對食療是十分重視的,并已使其成為其學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4)時時刻刻注意保胃氣。
仲景認為,機體的功能與胃氣的充沛與否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這是因為機體所需的營養(yǎng)物質有賴于胃氣的化生,治療疾病的藥物也需中焦受氣取汁以發(fā)揮療效。為此,他不僅重視脾胃陽氣的一面,也注意到了脾胃陰液的一面?!秱摗妨洸∽C的治則,總的說來,不外祛邪與扶正兩方面,在具體運用上,實際包括汗、吐、下、和、溫、清、消、補八法。仲景于八法中,均不忘“保胃氣”,如汗法的桂枝湯,用草、棗調補中焦,保護胃氣。下法的調胃承氣湯,用甘草緩急和中。補法的炙甘草湯,以甘草、大棗補益脾胃。困苦寒清熱藥易傷人胃氣,則加入粳米。甘草調補胃氣。
此外,仲景不僅重視以藥物“保胃氣”,在服藥方法上亦強調“保胃氣”。如他主張藥時宜喝點粥,因為粥有內充谷氣的作用,既可助胃氣以扶正,又可助藥力以祛邪。
還有,仲景繼承并發(fā)展了《內經》,“病熱少愈,食肉則復,多食則遺,此其禁也”這一理論,注重疾病時期的調理。如他立專篇討論瘥后勞復問題,指出病愈時,“脾胃氣尚弱”,尤需“保胃氣”。
(5)重視增強機體免疫力。
《傷寒論》中所用藥物非常廣泛,以《傷寒論》所用112方與93味藥來看,有扶正祛邪免疫作用的人參、黃芪、白術、云苓、當歸、甘草、大棗等藥物的條文不下上百條。在其所載扶正祛邪藥物中,多有增強免疫機能、調理臟腑、補養(yǎng)氣血的作用?,F(xiàn)舉例如下:
人參:能鼓舞正氣,增強機體免疫力而增強抗病能力?!侗窘洝酚萌藚⒌臈l文68條,如桂枝人參湯用于扶正祛邪,增強機體免疫力。
黃芪:可增強病毒誘生干擾素的能力,并能通過促進細胞體液免疫反應,增強吞噬功能?!侗窘洝酚命S芪條文11條,如黃芪桂枝湯,就是增強機體免疫力,扶正祛邪的方劑之一。
甘草:《傷寒論》用甘草69次。實驗證明,甘草有抗變態(tài)反應作用,能延長移植組織的存活時間,對枯草桿菌“一淀粉酶免疫小鼠的抗體產生有抑制作用,甘草所含的LH作用于T細胞,有促進免疫作用。
大棗:《傷寒論》用大棗40次,也是在《本論》中出現(xiàn)頻率較高的一種藥物,藥理研究其含大量AMP樣物質,人口服時末梢血漿及白細胞內的CAMP含量均明顯上升。免疫學認為,免疫反應與分子生物學中的CAMP和CGMP有關,故大棗對免疫功能有重要影響。
至于本論中運用較廣的其它藥物如芍藥、附子、桂枝、白術、茯苓、麥冬、豬苓等,均不同程度地顯示了促進免疫,從而祛除邪氣。
“《傷寒論》中關于養(yǎng)生學的思想”由醫(yī)學教育網的小編為您整理,希望小編的文章可以對您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