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內源性痰飲的形成機制是什么?為了幫助各位中醫(yī)全科主治醫(yī)師考生復習掌握,醫(yī)學教育網為大家搜集整理如下:
痰、飲、水一源而三岐,皆津液運化失常所致的病理產物,三者互為病理因果關系,痰的產生除與肺脾腎三臟的關系最為關聯(lián)外,還與三焦的決瀆作用以及肝、心的氣血運行有密切關系,故五臟皆可生痰,具體分析如下:
1.痰生于脾 脾主運化,主津液的轉輸,如脾虛失于運化,不能轉輸津液,則水谷不能化津反聚而為痰,此為內源性痰飲的主要根源。此外,寒濕困脾、濕熱壅遏或食滯交阻,皆可使脾不能升清降濁而凝聚為痰,可見脾實為“生痰之源”,故前賢有“治痰宜先補脾,脾運如常而痰自化矣”之謂。
2.痰生于肺 肺主氣,又主治節(jié),通調水道如肺氣虛、肺失宣降。治節(jié)無權則津液不能正常宣發(fā)輸布而凝聚為痰。此外,人體其他臟器如心、脾、腎功能失職,水氣上漬于肺,皆可疑聚為痰。其他,如痰熱犯肺,煎熬津液,或肺陰虛,虛火灼津或寒襲水泛為痰等等,都能形成痰病。肺為水之上源,可見肺不僅為“貯痰之器”更為生痰之源。
3.痰生于腎 腎為水之下源,腎司開闔,主氣化,又為水臟。如腎氣不足,開闔失司,水濕不運則凝而為痰。腎除本身開闔失司致水濕停聚成痰外,腎的陰陽偏盛偏衰還直接、間接地影響著脾肺的津液運化功能而致痰生。如腎陽虛,火不制水,水濕不化,水泛為痰上漬于肺或上凌于心;腎陽虛火不暖土,脾失溫煦,水濕不運凝而成痰、腎陰虛、虛火灼金,火結為痰等??梢娔I的陰陽失調,影響著五臟六腑的功能,對痰的形在有著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即痰有“源于腎,動于脾,貯于肺”之說,可見腎實可謂“生痰之本”。
4.痰生于肝 肝氣性條達主疏泄,如肝氣郁克犯脾上致濕濁積滯成痰,或氣郁化火,煎熬津液皆可成痰,總之痰生于肝與七情的關系甚大。此外,風氣通于肝,風邪入中,與津液搏擊成痰,也屬于痰生于肝的范疇。
5.痰生于心 心主血脈,如心陽不足則脈絡易瘀阻而痰濁內生,故心亦可以生痰,此外,腎虛水泛,水氣凌心亦可致痰。
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內容,希望對各位中醫(yī)全科主治醫(yī)師考生有所幫助,更多知識請關注醫(yī)學教育網!
主講:網校老師 6月11日19:00-21:30
詳情主講:網校老師 6月12日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