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理氣劑應用的認識是主管中藥師資格考試中可能涉及的知識內(nèi)容,相信考生們也很關注。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搜集并整理了關于理氣劑應用原則的輔導知識,分享給大家,希望考生們對此能夠有所認識。
使用理氣劑時,首先應辨清氣病之虛實,勿犯虛虛實實之戒。若氣滯實證,當須行氣,誤用補氣,則使氣滯愈甚;若氣虛之證,當補其虛,誤用行氣,則使其氣更虛。其次辨有無兼夾,若氣機郁滯與氣逆不降相兼為病,應分清主次,行氣與降氣配合使用;若兼氣虛者,則需配伍適量補氣之品。其三,理氣藥多屬芳香辛燥之品,容易傷津耗氣,應適可而止,勿使過劑,尤其是年老體弱、陰虛火旺、孕婦或素有崩漏吐衄者,更應慎之。
1、行氣劑
適用于氣機郁滯證。氣滯一般以脾胃氣滯和肝氣郁滯為多見。脾胃氣滯常見脘腹脹痛,噯氣吞酸,嘔惡食少,大便失常等癥;治療常以陳皮、厚樸、枳殼、木香、砂仁等藥為主組成方劑。肝郁氣滯常見胸脅脹痛,或疝氣痛,或月經(jīng)不調(diào),或痛經(jīng)等癥;治療常以香附、青皮、郁金、川楝子、烏藥、小茴香等藥為主組成方劑。
代表方如越鞠丸、枳實薤白桂枝湯、半夏厚樸湯、金鈴子散、厚樸溫中湯、天臺烏藥散、暖肝煎。本類方劑均有行氣作用,適用于氣機郁滯的病證。其中越鞠丸長于行氣解郁,以治六郁而以氣郁為主之證。枳實薤白桂枝湯與半夏厚樸湯都能行氣祛痰,但前者長于通陽散結(jié),主治胸陽不振,痰濁中阻,氣結(jié)于胸的胸痹證;后者又能開郁降逆,主治情志不舒,痰氣郁結(jié)而致的梅核氣。金鈴子散長于行氣止痛,并能活血清肝,用于肝郁化火之心腹脅肋諸痛。厚樸溫中湯行氣之中又以溫中燥濕見長,常用于寒濕內(nèi)困脾胃,氣機阻滯之脘腹脹滿疼痛。天臺烏藥散和暖肝煎都能行氣逐寒,止痛散結(jié),專治寒疝。但天臺烏藥散行氣散寒之力較大,多用于寒凝氣滯之小腸疝氣;暖肝煎則能溫腎養(yǎng)肝,適宜于肝腎不足,寒凝經(jīng)脈之疝氣及少腹疼痛者。
2、降氣劑
適用于肺胃氣逆不降,以致咳喘、嘔吐、噯氣、呃逆等癥。若屬肺氣上逆而咳喘者,常用降氣祛痰,止咳平喘藥如蘇子、杏仁、沉香、款冬花等為主組成方劑,代表方如 ‘蘇子降氣湯、定喘湯。若屬胃氣上逆而嘔吐、噯氣、呃逆者,常用降逆和胃止嘔藥如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竹茹、丁香、柿蒂等為主組成方劑。
代表方如小半夏湯、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本類方劑都有降氣作用,適用于氣逆諸證,而以肺逆喘咳和胃逆嘔呃為主。其中蘇子降氣湯、定喘湯長于降肺氣而定喘逆。但蘇子降氣湯兼能溫化寒痰,主要用于上實下虛的寒痰咳喘證;定喘湯則兼能宣肺散邪,清化熱痰,多用于風寒外束,痰熱內(nèi)蘊的喘咳證。小半夏湯、旋覆代赭湯、橘皮竹茹湯均長于和胃降逆而止嘔呃。小半夏湯長于化痰降逆止嘔;后二方則兼有補氣益胃之功,其中旋覆代赭湯重在益胃祛痰止噯,適用于胃虛痰阻氣逆的痞悶暖氣及反胃嘔吐;橘皮竹茹湯則長于清胃降逆,主治胃虛呃逆或嘔吐偏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