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學教育網小編搜集整理了內科主治醫(yī)師考試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考生有所幫助。
自殺行為病因學:
導致自殺行為的心理機制,與那些常見于其他自我毀滅方式者(如酒中毒,魯莽駕車,自殘及暴力性反社會行為)很相像。自殺往往是自毀行為整個過程中的最后一個行動。童年期的創(chuàng)傷性經歷,特別是家庭破碎或父愛,母愛的剝奪造成的痛苦,在那些有自毀行為傾向的人身上非常多見,也許正因為這個原因,他們才難于和他人建立安全的,有意義的人際關系。受虐待的妻子以及兒童虐待案的受害者更易發(fā)生自殺企圖,這反映了家庭內部情感剝奪和暴力的惡性循環(huán)。
自殺行為常有多種復雜的動機。釀成自殺的主要原因包括精神障礙(主要是抑郁癥),社會因素(失望和失落感),人格異常(沖動性與攻擊性)和軀體疾病。其中一個因素(通常是某一重要關系的破裂)往往是引發(fā)自殺的導火線。
在所有企圖自殺的病例中,一半以上與抑郁癥有關。抑郁癥可由社會因素引發(fā),例如婚姻不和,戀愛破裂和不快,與父母吵架(年輕人中)以及最近的生離死別(尤其是老年人)。伴發(fā)于軀體疾病的抑郁也會導致自殺企圖,但軀體殘疾,特別是慢性或痛苦的殘疾,與既成自殺的關系更為密切。老年人的軀體疾病,尤其是嚴重,慢性與痛苦的疾病,與自殺明顯相關,約占老年人自殺病例的20%.
飲酒可誘發(fā)自殺行為,因為酒會加重抑郁性情緒波動的強度,降低自我控制能力,大約30%自殺企圖者在行動前曾飲酒,約一半酩酊大醉。由于酒中毒本身,特別是“以飲酒為樂的酒鬼”,在戒酒期常會產生深深的懊悔感,所以,酗酒者特別容易自殺,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即使在清醒時也會如此。有一項研究中,10%的酗酒者自殺了。包括旨在預防自殺的措施在內的酗酒治療計劃可能會降低自殺發(fā)生率。
有時在精神分裂癥病人中也會發(fā)生自殺。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容易發(fā)生抑郁情緒,從而導致自殺。其自殺方式往往很奇特,常是暴力性的。自殺企圖并不常見,盡管它可能是精神病性紊亂的第一個顯著癥狀,在疾病早期發(fā)生,這可能是患者意識到自己的思維與意志活動出現(xiàn)混亂的結果。
人格障礙者容易發(fā)生自殺企圖,尤其是具有邊緣性或反社會性人格障礙,情感不成熟的人,其忍受挫折的能力差,遇到應激會發(fā)生感情沖動,暴力和攻擊的反應。有時可發(fā)現(xiàn)他們有過量飲酒或濫用藥物的習慣,或犯罪行為的記錄。在分居或離婚者中有不少人產生自殺企圖,這可能因為他們較難形成持久成熟的人際關系,以致他們生活中社交機會減少,孤獨與抑郁。對于這些人,即使解決了原來那些麻煩透了的關系,還要承擔建立新的關系和新的生活方式的壓力,這可能成為應激因素。
部分自殺企圖中“俄羅斯輪盤賭”的性質占了重要地位,亦即死生由命。這種性格不穩(wěn)定的人在玩命的危險活動如魯莽駕車,危險運動中找到了刺激和興奮。
自殺行為中常顯露出對他人的攻擊性——尤其是自殺的殺人者以及因暴力犯罪服苦役期間自殺的囚徒。只要考慮到他們承受的痛苦,其自殺顯然是指向其他的重要人物。
器質性腦病的譫妄(例如藥物,感染或心力衰竭引起的譫妄)或癡呆都可伴有情緒不穩(wěn)定的表現(xiàn)。有時病人在短暫而深度的抑郁性心境波動時會發(fā)生嚴重的暴力自傷行為。此時意識常不太清楚,病人對當時情景可能只有模糊回憶。癲癇病人,尤其是額葉癲癇病人,會頻繁發(fā)生短暫而深度的抑郁發(fā)作,加上他們手頭又有藥品,所以發(fā)生自殺行為的危險性高于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