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臨床助理醫(yī)師 > 其他信息

[寄生蟲學]第三節(jié) 布氏姜片蟲

2007-08-28 13:53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預約>> 有問必答>> 報考測評>>

  第三節(jié) 布氏姜片蟲

  布氏姜片蟲[Fasciolopsis buski(Lankester,1857)Odhner,1902]是寄生人體小腸中的一種大型吸蟲,也是人類最早認識的寄生蟲之一。早在1600多年前我國東晉時就有記載。臨床上確診的第一個病例是在我國廣州發(fā)現的(Kerr,1873)。

  形態(tài)

  成蟲(圖14-10)長橢圓形、肥厚,新鮮蟲體呈肉紅色,背腹扁平,前窄后寬,長20~75mm,寬8~20mm,厚0.5~3mm,體表有體棘,為人體中最大的吸蟲??谖P近體前端,直徑約0.5mm,腹吸盤靠近口吸盤后方,漏斗狀,肌肉發(fā)達,較口吸盤大4~5倍,肉眼可見。咽和食管短,腸支呈波浪狀彎曲,向后延至蟲體末端;睪丸兩個,高度分支,前后排列于蟲體的后半部。陰莖袋呈長袋狀。卵巢具分支。子宮盤曲在卵巢和腹吸盤之間。缺受精囊,有勞氏管。卵黃腺頗發(fā)達,分布于蟲體的兩側。生殖孔位于腹吸盤的前緣。

  卵呈橢圓形,大小為130~140μm×80~85μm,淡黃色,卵殼薄,一端有不明顯的卵蓋。卵內含卵細胞一個,卵黃細胞約20~40個(圖14-10)。

圖14-10 布氏姜片蟲

  生活史

  布氏姜片蟲的中間宿主為扁卷螺。國內查見有本蟲幼蟲期感染的扁卷螺類常見的有:尖口圓扁螺(Hippeutis cantori)、半球多脈扁螺(Polypylis hemisphaerula)、凸旋螺(Gyraulus convexiusculus)、大臍圓扁螺(Hippeutis umbilicalis)等。以前二種分布較廣。終宿主是人、家豬、野豬等。成蟲寄生在小腸,嚴重感染時可擴展到胃和大腸,蟲體數目可多達數千條,通常僅數條至數十條。壽命一般為數年。產卵數因受蟲數、蟲齡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變化很大。

  受精卵隨終宿主糞便排出,如到達水中,在適宜溫度(26~32℃)條件下經3~7周發(fā)育成熟,孵出毛螺。毛蚴侵入扁卷螺的淋巴間隙中,經1~2個月完成了胞蚴、母雷蚴、子雷蚴與尾蚴階段的發(fā)育繁殖。成熟的尾蚴從螺體逸出,在水中的水生植物如水紅菱、荸薺、茭白等及其他物體的表面,分泌出成囊物質包裹其體部,脫去尾部形成囊蚴。尾蚴亦可不附著在媒介植物或其它物體上,而能在水面結囊。終宿主食入囊蚴后,在消化液和膽汁的作用下后尾蚴脫囊,經1~3個月的發(fā)育變成成蟲(圖14-11)。有人以尾蚴實驗感染豬獲得成蟲,說明尾蚴也有感染性。

  致病

  成蟲蟲體較大,吸盤發(fā)達,吸附力強,造成的腸機械性損傷較其他腸道吸蟲明顯,數量多時還可覆蓋腸壁,妨礙吸收與消化,其代謝產物被吸收后可引起變態(tài)反應。被吸附的粘膜可發(fā)生炎癥、出血、水腫、壞死、脫落以至潰瘍。病變部位中性粒細胞、淋巴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浸潤,腸粘膜分泌增加。蟲數多時常出現腹痛和腹瀉,營養(yǎng)不良,消化功能紊亂,白蛋白減少,各種維生素缺乏;還可有腹瀉與便秘交替出現,甚至腸梗阻。嚴重感染的兒童可有消瘦、貧血、浮腫、腹水、智力減退、發(fā)育障礙等。在反復感染的病例,少數可因衰竭、虛脫而致死。

  實驗診斷

  糞便檢查 檢獲蟲卵是確診姜片蟲感染的依據。各種蟲卵濃縮法可提高檢出率。但診斷為姜片蟲病還需考慮寄生的蟲數和臨床表現,前者可用計卵法得到粗略的印象。醫(yī)學 教育網搜集整理

  蟲卵應與糞便中其他吸蟲卵如肝片形吸蟲及棘口類吸蟲卵進行鑒別。

  流行與防制原則

  布氏姜片蟲的成蟲與幼蟲對宿主的選擇較嚴。尾蚴從螺體逸出后活動范圍小,在短時間內就在附近結囊。囊蚴暴露在外界環(huán)境中,干燥時生存的時間短。因此,活囊蚴分布的空間受到限制。這是人和豬的姜片蟲病的流行區(qū)多呈小面積點狀分布的原因。近年福建等地調查證實,飲用含有本蟲囊蚴的生水也是感染姜片蟲病的一種重要方式,應引起重視。

圖14-11 布氏姜片蟲生活史

  本病主要分布在亞洲的溫帶和亞熱帶的一些國家。國內除東北、內蒙、新疆、西藏、青海、寧夏等省外,18個省、區(qū)已有報道。近幾年由于農業(yè)生產改革及市場經濟的發(fā)展,以及養(yǎng)豬飼料和飼養(yǎng)條件的改變,我國各地人和豬姜片蟲病流行情況發(fā)生明顯變化,許多經濟發(fā)展較快的地區(qū)感染率和感染率迅速下降,一些地區(qū)出現新的流行點。該病流行決定于流行區(qū)存在傳染源、中間宿主與媒介,尤其是居民有生食水生植物的習慣者。

  防治原則包括加強糞便管理,防止人、豬糞便通過各種途徑污染水體;大力開展衛(wèi)生宣教,勿生食未經刷洗及沸水燙過的水生植物,如菱角、茭白等。勿飲生水、勿用被囊蚴污染的青飼料喂豬;在流行區(qū)開展人和豬的姜片蟲病普查普治工作,吡喹酮是首選藥物;選擇適宜的殺滅扁卷螺的措施。

臨床醫(yī)師公眾號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助理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臨床助理醫(yī)師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