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閉式引流是將引流管一端放入胸腔內,而另一端接入比其位置更低的水封瓶,以便排出氣體或收集胸腔內的液體,使得肺組織重新張開而恢復功能。醫(yī)學教育網(wǎng)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具體護理常規(guī)如下:
【護理措施】
1、妥善固定,保持管道的密閉
(1)隨時檢查引流裝置是否密閉及引流管有無脫落;
(2)水封瓶長玻璃管沒入水中3-4cm,并始終保持直立;
(3)搬動病人或更換引流瓶時,需雙重夾閉引流管,以防空氣進入;
(4)引流管連接處脫落或引流瓶損壞,應立即雙鉗夾閉胸壁引流導管,并更換引流裝置;
(5)若引流管從胸腔滑脫,立即用手捏閉傷口處皮膚,消毒處理后,用凡士林紗布封閉傷口,并協(xié)助醫(yī)師做進一步處理。
2、嚴格無菌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1)引流裝置應保持無菌;
(2)保持胸壁引流口處敷料清潔干燥,一旦滲濕及時更換;
(3)引流瓶應低于胸壁引流口平面60-100cm,以防瓶內液體逆流入胸膜腔;
(4)按規(guī)定時間更換引流瓶及無菌生理鹽水,更換時嚴格遵守無菌操作規(guī)程。
3、維持引流通暢
(1)病人取半坐臥位;
(2)定時擠壓引流管,防止引流管阻塞、扭曲、受壓;
(3)鼓勵病人做咳嗽、深呼吸運動及變換體位,以利胸腔內液體、氣體引出,促進肺膨脹。
4、胸腔引流的觀察與記錄
(1)注意觀察長玻璃管的水柱波動,一般情況下水柱波動約4-6cm,水柱無波動提示引流管不通暢或肺已完全擴張;
(2)觀察引流液體的量、性質、顏色,并準確記錄;
5、體位與活動
最常采用的體位是半坐臥位,病情穩(wěn)定時,病人可在床上或下床活動。
6、引流管的拔除及注意事項
(1)拔除指證:引流48-72小時后,24小時引流量小于50ml,膿液小于10ml,無氣體溢出,病人無呼吸困難,聽診呼吸音恢復,X線檢查肺膨脹良好,可拔除胸管;
(2)拔管方法:在拔胸管時先囑病人深吸一口氣,在吸氣末迅速拔管,并立即用凡士林紗布和厚敷料封閉胸壁傷口,外加包扎固定;
(3)拔管后注意觀察病人有無胸悶、呼吸困難、引流管口處滲液、漏氣、管口周圍皮下氣腫等,并給予處理。
【健康指導】
1、指導病人有效咳嗽咳痰;
2、下床活動時引流瓶保持直立位,始終保持引流瓶的液平面低于胸腔60厘米以上;
3、防止引流管的脫落。
以上是小編整理的胸腔閉式引流護理常規(gu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