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治療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目前采用的現(xiàn)代腦立體定向技術從設備和技術上來講均達到了安全、微創(chuàng)的標準。手術治療主要針對的是難治性精神病患者,通俗的講就是藥物、電休克、心理等內科方法治療效果不好的患者;或者是服藥后副作用過于嚴重,患者無法忍受。另外一種就是患者的服藥依從性非常差,不愿意服藥,無法保證藥物治療的系統(tǒng)性。1、患者年齡必須在18歲以上。2、病史在3年以上。
藥物治療
嚴重的營養(yǎng)不良可造成對病人生命的威脅,據西方國家報道,神經性厭食病人在嚴重營養(yǎng)不良狀態(tài),死亡率可達10%。因而必須給予緊急處理。在體重指數(shù)低于14時應采用住院治療。但此時絕大多數(shù)病人是拒絕住院的,應采用勸說及強迫方式,以挽救病人的生命。
這時的治療為糾正水電解質的平衡,常采用口服、靜點并用的方式補充血鉀、鈉、氯,并進行監(jiān)測。水腫的病人常常存在血漿蛋白低下,有條件者可靜脈補充水解蛋白、鮮血漿等。貧血是需要注意的問題,往往在病人入院時血色素并不低,但這可能是病人脫水、血液濃縮后的假像,應補充鐵,服葉酸,補足維生素等。
但長期不進食的病人,胃腸功能減弱,重新進食應從軟食、少量多餐開始逐漸增加,切忌急于求成。一次進食量過大,會造成病人胃脹、腹痛。病人的體重增加1~1.5kg/周為宜。
在促進病人進食恢復期間,可合并助消化藥:胃酶合劑,多酶片,乳酶生等,或針灸治療,也可用小量胰島素促進食欲及消化功能恢復。
精神治療
臨床中使用較多的為抗抑郁藥。病因學中認為該病可能與抑郁癥有關,采用氯丙咪酸、阿密替林、多慮平等。安定類藥物也是常用來調整病人焦慮情緒的藥物。這兩類藥物對改善病人的抑郁焦點情緒有肯定的作用。最早用于治療厭食癥的藥物是冬眠靈(氯丙嗪)、奮乃靜等藥,使用小劑量,以治療病人極度怕胖、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體形(體相障礙)等,在治療中也收到一定效果。神經性厭食癥的預后研究提示,在發(fā)病約5年后,70~75%的病人恢復;而病程長于5年者預后不佳;病程4~8年的病人死亡率達5~8%,這包括由于營養(yǎng)不良衰竭、感染造成死亡,也包括自殺。
中藥治療
食滯型——由于長期飲食不節(jié),導致食無滋味。應采用消食導滯方法。
濕困于脾型——由于脾失健運,導致濕困體內,有胸悶、嘔吐癥狀。應采用健脾燥濕方法。
脾胃陰虛型——由于大量進食辛辣火燥食品導致傷陰,引起口干咽干,干渴無比,形體消瘦,煩躁不安。應采用養(yǎng)陰養(yǎng)胃方法。
推拿療法
常規(guī)手法:推五經、掐四逢;揉運神闕;揉運中脘;摩腹(男順時針轉,女逆時針轉);拿肚角;揉按足三里;捏脊。
包括疏導病人的心理壓力,對環(huán)境、對自己有客觀認識,找到適應社會的角度及處理和應付各種生活事件的能力。另外,對健康體魄的概念,標準體重的意義,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客觀的估價。了解食物、營養(yǎng)學方面的知識。對于家庭關系緊張的患者,必要時可請家人做家庭心理治療。
行為矯正是心理治療的另一類型,主要是促進病人體重恢復,可采用限制病人的活動范圍及活動量,隨著體重的增加,逐步獎勵性地給予活動自由,這種方式一般要在醫(yī)院中當病人體重極低時采用。
行為治療是以減輕或改善患者的癥狀或不良行為為目標的一類心理治療技術的總稱,具有針對性強、易操作、療程短、見效快等特點。對于厭食癥來說,可以通過代幣制療法、行為塑造法等方法減輕病人對食物的厭煩心理,逐步改善癥狀。
微量元素鋅是人體必不可少的,在人體內參與多種酶的合成。 鋅可通過其參與構成的含鋅蛋白對味覺和食欲發(fā)生作用,從而促進食欲。人體缺鋅,特別是對于生長期兒童影響更為明顯。其臨床表現(xiàn)是:生長遲緩、食欲不振、味覺遲鈍甚至喪失、皮膚創(chuàng)傷愈合不良、易感染等。因此服用新稀寶牌鋅硒寶片可以有效補鋅,治療神經性厭食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