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概述】
疳證是一種脾胃虛損,運化失健引起的慢性營養(yǎng)障礙性疾病。臨床以形體消瘦、面黃發(fā)枯,精神萎靡,飲食異常為特征。本病多見于三歲以下嬰幼兒,故又稱“奶癆”。因起病緩慢,病程纏綿,可影響小兒生長發(fā)育,曾被古人列為兒科四大要證之一。本病屬西醫(yī)學營養(yǎng)不良。
“疳”字的含義,有兩種解釋。一說“疳者甘也”,指小兒過多吃了肥甘生冷,飲食失調,脾胃受損,日久形成疳證;另一說“疳者干也”,指發(fā)病機理由于脾胃氣虛、津液干涸,以致形體消瘦而干枯。
【病因病理】
脾胃失調是主要原因。小兒為“脾常不足”之體,飲食失調,喂養(yǎng)不當,或其他因素(如長期嘔吐、慢性泄瀉、病后失?。┚蓪е卤静“l(fā)生。
病初癥輕,僅為脾胃不和,運化失??;進一步發(fā)展,脾之虛弱加重,并可有積滯內停,壅滯氣機,形成虛中夾實之證;病久脾臟虛損,津液干涸,氣液耗傷,甚者氣血虛虧。若脾病及肝,肝血不足,可兩國羞明,白翳遮睛;脾病及心,心火內熾,上熏口舌,引起日內生瘡;脾病及腎,腎精不足,骨失所養(yǎng),則骨骼畸形;
脾病日久,中陽失展,氣不化水,水濕泛濫,全身出現浮腫。
【診斷要點】
1.長期喂養(yǎng)不當,飲食失調(偏食、挑食)及疾病影響。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
2.消瘦、不食、面色蒼白,精神萎軟,嗜異食癥及發(fā)育遲緩等。
3.體重減輕,皮下脂肪減少,肌肉松弛。重度肌肉萎縮,心音低鈍,脈搏減慢,血壓偏低,凹陷性水腫等。
4.輕度(即1度營養(yǎng)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值15%~25%;中度(即Ⅱ度營養(yǎng)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值25%~40%;重度(即Ⅲ度營養(yǎng)不良),體重低于正常值40%以上。
1月23日 19:00-20:00
詳情2月7日 19:00-21:00
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