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載

掃一掃,立即下載

醫(yī)學教育網APP下載

開發(fā)者:1

蘋果版本:1

安卓版本:1

應用涉及權限:查看權限 >

APP:隱私政策:查看政策 >

微 信
醫(yī)學教育網微信公號

官方微信Yishimed66

24小時客服電話:010-82311666
您的位置:醫(yī)學教育網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基礎 > 正文

內濕的含義|病理變化

2014-02-28 15:02 醫(yī)學教育網
|

熱點推薦

——●●●聚焦熱點●●●——
報名時間>> 考試公告>> 各地動態(tài)>>
重大變動>> 摸底測試>> 資料0元領>>

內濕的含義|病理變化:

(一)內濕的含義

濕濁內生,又稱“內濕”……內濕“,即體內水濕停滯。內濕是由于脾不運濕,腎不主水,輸布排泄津液的功能障礙,從而引起水濕痰濁蓄積停滯的病理變化。由于內生之濕多因脾虛,故又稱之為脾虛生濕。

內濕的產生,多因素體肥胖,痰濕過盛;或因恣食生冷,過食肥甘,內傷脾胃,致使脾失健運不能為胃行其津液,津液的輸布發(fā)生障礙所致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如是則水津不化,聚而成濕,停而為痰,留而為飲,積而成水。因此,脾的運化失職是濕濁內生的關鍵。

脾主運化有賴于腎陽的溫煦和氣化:因此,內濕不僅是因為脾陽虛衰,津液不化,而且與腎有密切關系。腎主水液,腎陽為諸陽之本,故在腎陽虛衰時,亦必然影響及脾,使脾失運化而導致濕濁內生。反之,由于濕為陰邪,濕盛則可損傷陽氣,因之濕濁內困,久之亦必損及脾陽腎陽,而致陽虛濕盛之證。

內濕為水液代謝失調的病理產物,雖與肺,脾、腎功能失調均有關,但與脾的關系最為密切。濕從內生,聚而為患,或為泄瀉,或為腫滿?;驗樘碉?。內濕的臨床表現以脾胃癥狀為主。濕留于內,可因體質、治療等因素而有寒化、熱化之分。

此外,外感濕邪與內生濕濁,二者亦常互相影響。濕邪外襲每傷及脾,脾失健運則滋生內濕。脾失健運,或內濕素盛之體,亦每易外感濕邪而發(fā)?。?

(二)內濕的病理變化

濕性重著粘滯,多易阻遏氣機,其臨床表現??呻S濕邪阻滯部位的不同而各異。如濕邪留滯經脈之間,則癥見頭重如裹、肢體重著,也可出現頸項強急、屈伸不利等。風寒濕邪,侵襲人體,壅阻經絡,可以致痙,痙病是以項背強急、四肢抽搐,甚至角弓反張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濕為痙病原因之一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濕犯上焦,則胸悶咳喘;濕阻中焦,則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口膩或口甜、舌苔厚膩;濕滯下焦,則腹脹便溏、小便不利;水濕泛溢于皮膚肌腠,則發(fā)為水腫。濕濁雖可阻滯機體上、中、下三焦的任何部位,但以濕阻中焦脾胃為主,因此脾虛濕困常是必見之證。

醫(yī)師資格考試公眾號

距離2025醫(yī)師技能考試

編輯推薦
    • 免費試聽
    • 免費直播
    湯以恒 臨床執(zhí)業(yè)醫(yī)師 《消化系統(tǒng)》 免費試聽
    免費資料
    醫(yī)師資格考試 備考資料包
    歷年考點
    應試指導
    仿真試卷
    思維導圖
    立即領取
    回到頂部
    折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