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首先要明確的一個態(tài)度就是:你是想學習還是想考高分。有人會說這是廢話,考試誰不想考高分;或者說學習好自然就能考高分。后者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生在中國,就永遠不要回避應試教育的前提??荚嚨奈ㄒ荒康木褪且几叻帧?
而想要考高分,就不能用平時看書學習的心態(tài)去溫習。多年的考試經驗告訴我,這種看書方法確實可以讓你有很多心得,但是對于考試幫助卻不大。對于醫(yī)學考試來說,想要考高分,最關鍵的一個字:背。舉個例子:如果你能夠把某個問題背得滾瓜爛熟,才可以勉強在考試正好考這個問題時得到將近滿分;如果你僅僅是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思把內容復述出來,那么你的成績可能僅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及格:60來分;如果你僅僅是在看書的時候把書上的內容看懂了,那么即便考到了你所謂能夠理解的試題,你也極有可能一個字也寫不出來。
如果誰能保證把一本專業(yè)書籍從頭到尾全都背誦出來,那么恭喜你,這個帖子不是為你準備的,但我覺得你也沒有必要去考博士了,這種才能完全應該進入國家情報部門工作,最不濟女孩還能嫁個一代宗師黃藥師呢。所以我說的對大多數人來說應該是有意義的。我們必須承認自己沒有能力把整本的專業(yè)書籍倒背如流。我們只是要考個高分。而考高分又必須背很多東西。為了避免陷入背了不一定考的陷阱,我們有必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要去推測試題的內容。要推測試題的內容,就必須去研究往年的試題。因為沒有哪個學校會對自己的試題類型作太大變動。如果這個學校過去幾年都是選擇、填空、辨析都有,那今年也會是這個樣子。如果這個學??偸浅龆鄠€問答題,那么一般今年肯定也是多個問答題。因為我考的學校專業(yè)相關是10道大題,沒有名詞解釋、選擇等小題,因此我的經驗僅適于這種學校的試題。
對于全部都是大題的試題,我們首先要研究出題人的心理。他們無非要考慮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考察內容的全面性,另一個是利于自己閱卷方便。
從前者考慮,如果只有10個大題,那么一章只可能出一個題,有的章節(jié)必然不會出題。通過研究近些年的試題(至少3-5年),如果有的試題近幾年經常出,那么今年也很可能再出。因為出題的老師可能認為就是這個反復出現(xiàn)的試題最能夠考驗學生的水平,或者他認為這個題是最基本的,屬于送分給你的題。比如有的消化科老師特別看重肝硬化,有的則特別看重潰瘍性結腸炎。以我所考的《病理生理學》為例,關于氧自由基的試題出現(xiàn)頻率非常高,因此我對氧自由基部分的內容作了重點記憶,結果今年就真的又考了氧自由基在缺血-再灌注損傷中升高的機制。而從來沒有出題的腦功能障礙一章,我在復習的時候幾乎將其省略,結果就是一個題也沒有。
從后者考慮,為了閱卷方便,出題者一般會選擇條理清晰,便于打分的試題。結合教科書上的內容,那種分條論述的內容就會成為出題者的首選。當然所謂的分條論述也有規(guī)律,每個章是分節(jié)論述的,每一節(jié)又分很多小標題,但這種跨度很大的分條論述是不可能成為試題的,沒什么理由,規(guī)律就是如此。容易成為試題的分條內容僅限于那些分布于某個小標題下的內容。比如上面所說的氧自由基的內容,還有肝硬化腹水的形成機制,肝硬化并發(fā)癥等等,都是經典的考點和面試內容。
結合上面兩條分析,復習的重點就是??颊鹿?jié)的分條內容,而對那些從未出過題的,內容紛繁蕪雜沒有條理的內容要大膽舍棄。這樣一來剩下的內容就立刻濃縮了。還拿《病生》舉例,細胞信號轉導是必考內容,但是綜合幾年的試題發(fā)現(xiàn),對于某些和其他學科重復的內容,比如信號轉導的通路和調控,這些都是生理學上的內容,還有細胞增殖與分化一節(jié),其中很多內容與生理和生化重復,這些重復的內容從來沒有成為過試題。成為試題的只有那幾個,比如信號轉導障礙的機制,我就是重點背誦了這部分內容,結果又中了。
以上主要是關于專業(yè)相關的學習,對于我來說就是《病理生理學》,因為從大學畢業(yè)以后就再沒有接觸過病生專業(yè)的培訓,而咱們的大學學習方法是不可能有那種深刻記憶和遠期記憶的效果的。這和某個老師沒有關系,也和咱們的天分和素質沒有關系,因為大多數課程的學習過程就是違背認識規(guī)律的。想要考好,只好依靠一些投機取巧的辦法。但是對于本專業(yè)的考試則有點不一樣。我的是消化內科,雖醫(y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然在考試之前也看了一些專業(yè)的大部頭參考書,但總體感覺意義不大。其實最大程度上還是依賴于平時的積累。很多疾病的認識,其實都是自己平時養(yǎng)家糊口的東西,如果認真去做一個好醫(yī)生,就應該能夠成為一個好考生。
鑒于多數學校非常重視專業(yè)英語的水平,所以考試中專業(yè)英語的分量也比較重,比如我所考的消化內科學第一部分的名詞解釋就是四個英語,每個5分。我看了一下其他學校的考博題,專業(yè)英語的考核比重也很大,何況這還是面試的重要內容。這些加上上面所說的專業(yè)知識的考核,需要的是長期的刻苦努力。如果算上研究生在臨床刻苦輪轉的一年,我現(xiàn)在已經有四年的工作經驗,這期間所經歷的東西是任何書本所教不會的。
考博畢竟和考研大不一樣,光會“考”已不再是博士入學資格的唯一考量了,復旦這兩年每年都有初試第一名不被錄取的情況(而且不少見),今年起對博士招生制度進行改革就是個例子,明年很可能將不再有考試。名校很多專業(yè)都有本校的學生在考,外校學生不占優(yōu)勢甚至會很吃虧,試問考試都取消了,導師憑什么放著本校學生不要去要外校的呢?我認識的幾個應屆碩士生都等著過兩年直接來上老板的博士呢。
光會“考試”當然不一定能夠上的了,其實誰也不認為只要初試第一名就絕對應該上,初試第一名而上不了的也絕不全是關系的受害者。很多初試第一名的考生在知道自己是第一名之前恐怕也不全認為初試第一就天經地義的該上。